《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精選8篇)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第二段的教學內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在三年級初步熟悉分數的基礎上,先是教學分數的意義、熟悉分數單位;然后以對分數單位的熟悉為基礎,熟悉真分數和假分數,拓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一階段所熟悉的分數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而且這些分數表示的都是一個數量中的一部分和這個數量的關系。本節課上,學生需要熟悉分子與分母相等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以及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
三、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情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把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熟悉的理解。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把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難點: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五、說設計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學生發展為本。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分數的初步熟悉,本節課在教學思路上突出學生學的過程,力求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概括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感,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操作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本節課以實踐操作為切入點,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通過做分數、觀察、分類、合作交流等實際活動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學生能具體的感受真分數、假分數。
六、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七、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什么叫分數?什么是分數單位?
[我以復習上節課的知識導入,為本節課的教學作鋪墊。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第二段的教學內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在三年級初步熟悉分數的基礎上,先是教學分數的意義、熟悉分數單位;然后以對分數單位的熟悉為基礎,熟悉真分數和假分數,拓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一階段所熟悉的分數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而且這些分數表示的都是一個數量中的一部分和這個數量的關系。本節課上,學生需要熟悉分子與分母相等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以及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
三、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情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把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熟悉的理解。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把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難點: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五、說設計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學生發展為本。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分數的初步熟悉,本節課在教學思路上突出學生學的過程,力求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概括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感,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操作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本節課以實踐操作為切入點,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通過做分數、觀察、分類、合作交流等實際活動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學生能具體的感受真分數、假分數。
六、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七、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什么叫分數?什么是分數單位?
[我以復習上節課的知識導入,為本節課的教學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教師講述《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要求同學們認真聽,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數找出來。
[學生都愛聽故事,這樣能引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2、教學例2。
(二)教學例2:
1、怎么在圓中涂色來表示它們?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4。
5、分母是4的分數還有嗎?
6、我們應該怎樣涂色表示5/4?
(1)只用一個圓(單位“1”)表示,夠不夠?
(2)一個單位“1”不夠,那怎么辦?
(3)5/4怎么理解?5/4里有幾個1/4?
[你們能把5/4表示出來嗎?這樣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3、教學例3:
(1)電腦依次出示例3的圖形和分數。
(2)讓學生說說怎么涂色,看誰說得最好。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5?
(5)表示10個1/5用了幾個圓?表示13個1/5用了幾個圓?
[用比賽的形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指導分類,揭示概念:
(1)觀察、比較大屏幕上的分數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們能給它們分類嗎?
①同桌討論分類方法。
②把分類結果記錄下來。
(2)匯報分類結果,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學生互評。
(3)揭示概念:
①把它們分為哪兩類?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么特點。
②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指名概括、全班齊讀。
③如何判定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
(4)練習:師生操練。
[安排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類,讓學生概括出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概念,內容安排合理,體現了知識間的內在邏輯。]
5、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1)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真分數和圖,看看真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2)你發現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假分數和圖,看看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通過數形結合可以讓學生很明了的發現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關系。]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師問:應把什么看作單位“1“。
2、寫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數,再寫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數,在小組里交流。
3、在( )里填上“>”“<”或“=”
3/8( )11/8 12/12( )1
5/7( )4/7 12/13( )10/13
①學生填寫。
②師問:你是怎么比較的?
[在練習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用真分數或假分數說一句話?
[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五)布置作業:小組合作,以本節課所學知識為主,為下節課設計一組復習題。
[課外作業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動手、動口、動腦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八、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這個板書簡潔明了,突出本課的重難點。]
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子<分母、真分數<1
假分數:分子≥分母、假分數≥1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早上好!
今天我執教的《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是在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真假分數,拓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雖然這是一節全新的概念課。可要學生識記它的概念并不難,但概念的教學不應以概念獲得為目的,不能為教概念而將概念具體化——也就是說不能先有概念定義,再去尋找使之具體化的材料、實例。因此不能用機械的方法讓學生識記概念內容,而應通過具體的分數抽象出真假分數的概念,進而有效地拓展運用。基于這樣的思考和理解,本節課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了解假分數的產生過程。
2、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
3、結合具體情境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理解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意義;突破難點:理解真假分數特征。我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下三個“一”。
遵循一個規律:——概念形成的規律。
本節課的設計就是在遵循學生對概念認知的發展規律基礎上,利用“數形結合”,凸顯先“過程”后“對象”的認知順序,充分理解概念。借助數軸和圖形理解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關系,將概念深化。
真假分數概念的形成,本節課分4步走:
1、就是通過填四分之幾這個分數了解學生起點。用圖形表示出來,以了解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運用圖片建立假分數的表象:通過怎樣表示5/4?讓學生產生了認知上的矛盾:1個單位“1”不夠時,怎么辦?讓學生在辨析中明白5/4的意義。
3、在分類活動中構建真分數與假分數模型。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4/4”到底劃到哪一類中,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最后產生看書的必要性。
4、完善概念的認知。數學概念一旦形成,既要通過練習鞏固概念,更要關注概念外延的有效拓展。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從數軸上判斷真假分數的特征。從找規律中,拓展對真分數概念的認知,借助特殊的假分數,理解假分數有大于1,也有等于1的情況。尤其是最后的題組練習。從最基礎的分類,引導發現,再到用字母表示,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將具體、繁多的分數提升到“b/a”這一個分數表示形式,把書教薄,將知識系統化。
滲透一種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課的開始階段讓學生用圖形表示出相應的分數,這里是第一次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圖形讓學生直觀的理解5/4,感受假分數的產生過程。圖形與分數的一一對應讓學生初步感知真、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第二次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是利用真假分數在數軸上的位置,再一次感受真假分數與1之間的關系。同時借助數軸的讓學生感受真假分數“無限”性,這里話雖沒挑明,但學生已能感受到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
培養一個習慣——全面思考的習慣。
我們的孩子在思考問題時往往習慣于唯一答案,不會全面思考問題,更不善于分類思考問題。因此在含有字母的分數中,除了完成判斷的同時更注重分類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從小接觸不確定因素——a/6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讓學生學會全面的思考問題,課堂中我充分發揮評價語的導向作用,使學生學會從不完整到完整的表述。這個環節的教學時間的比重是比較大的,為的就是將學生思維不斷提升,從形象的呈現分數判斷到讓學生形成抽象的符號化思想。
總之,我認為概念教學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此,我力求在概念建模后層層遞進,不斷地進行延伸,拓展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完善概念的理解認知,進一步使概念變得立體豐厚。
以上只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想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第二課時的第53頁《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學情、說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新課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所以教材為了加強教學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識生成和教學活動的過程,對基本知識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讓學生通過看一看、畫一畫、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動進行體驗。《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在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53頁,教材通過具體的實例,借助直觀,提出問題,引入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建立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教材充分提供的直觀材料,來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含義。這些直觀材料是用圖形的等份,揭示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大小。這些直觀材料都具有數形結合的特點,這些材料有利于從兩個方面幫助學生建構概念的意義。
而教材注重以分數單位為生長點,安排了操作和比較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首先,通過涂色,有序地表示一些真分數和假分數,感受真分數到假分數的分數大小變化。然后,加深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畫圖是對分數大小的直觀感受,通過畫圖,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不同分數所含有的分數單位。最后,及時比較,對例題中的分數進行分類。學生根據分子與分母的關系大多分成三類,在此基礎上,揭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會讀寫假分數和帶分數。
掌握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特征,明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分數知識充滿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
教學難點:
明確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三、說學情:
《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這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再次認識分數,學生在三年級已有了初步認識分數的經驗基礎,但那時主要是從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角度來學習的,認識分數都是真分數,而現在,引入了假分數,這就需要學生打破原有的認知結構。但又因真分數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數表示什么?在單位“1”不夠取的時候怎樣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數又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學生并不明白。因此,建構對假分數意義的理解是個關鍵,同時也是難點。教學中引導學生“經歷”“感受”和“體驗”概念的建立,結論是探索過程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咱們對分數已經有所了解了,那么,你能說出一個分數并說出這個分數的意義嗎?
師示出這個假分數,讓學生說說這個假分數的意義。
(二)、新課講授:
1、教學真、假分數。
(一)、分別涂色表示下面各分數;先讓學生涂色,然后展示,接著集體訂正。思考:這些分數都是把什么看做單位“1”的呢?分數單位分別是什么?你在涂這個分數時是怎么涂的?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分析意義表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圓的,里面有4個,所以要涂這樣的4份。(意圖:循序漸漸,從學生已有認知經驗出發,利用分數單位的累加引出假分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假分數有個初步的感知,為進一步研究假分數做了孕伏。)
接著再涂色表示,圖文結合:讓學生說說涂色過程中的想法。如:表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這個圓的,里面有11個,所以要涂這樣的11份。
(二)、觀察、比較給 這些分數分類。先讓學生自己分類,接著同桌交流想法,最后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1(分子比分母小)
(2)(分子等于分母)
(3)(分子大于分母)
(三)、揭示真、假分數概念: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假分數。(意圖:圖文結合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順勢而為,重點突破對真假分數意義的理解。)
同桌合作例舉一組真分數、一組假分數(了解了真假分數意義后再通過舉例加深對真假分數的區別進一步的理解。)
(四)、觀察、比較給這些分數比1大,還是比1小?
小結真、假分數的特征: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2、教學帶分數。
(1)、讓學生自學課本53頁有關帶分數的段落,匯報自學收獲。(如:讓學生例舉帶分數,帶分數的讀法,帶分數的概念。)
( 2)、小結:由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叫做帶分數。
有些假分數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數,它們實際上是整數;有些假分數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這樣的假分數可以寫成帶分數。
(3)、例舉帶分數。
(三)、隨堂練習:
1、判斷真、假分數。
2、根據圖意填分數。
3、用直線上的點把 ......這些分數表示出來。(意圖:借助直線讓學生直觀對真假分數有更為系統和整體的認知。)
(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六)、板書設計:
真分數和假分數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由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叫做帶分數。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人教版大剛教材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這一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較分數的大小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老教材,新思路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出發點。《新課程標準》全新地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學習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愈來愈受到重視。所以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時,我力圖把研究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展能力。分數教學有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一個是分數的意義,一個是分數的單位。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這兩個概念,學習分數就可以舉一反三,因此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時,我首先幫助學生從分數意義上理解和掌握新課的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斷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認識的理解。會進行假分數與整數的互換。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重點:
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正確判斷真分數和假分數。
四、難點:
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五、教法、學法:
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自己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因為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概念的形成是認識的發展過程,也就是在對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較、抽象的基礎上,概括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斷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升了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只是一個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六、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說2/3、7/9的意義及分數單位、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我通過讓學生敘述自己表示出的分數、分數的意義,回答分數的分數單位及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為學生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奠定基礎。)
二、探究新知:
(一)故事導入:教師講述《豬八戒吃西瓜》故事,要求同學們認真聽,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數找出來。
(二)教學例2:
1、怎么在圓中涂色來表示它們?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4。
5、分母是4的分數還有嗎?
6、我們應該怎樣涂色表示5/4?
(1)只用一個圓(單位1)表示,夠不夠?
(2)一個單位1不夠,那怎么辦?
(3)5/4怎么理解?5/4里有幾個1/4?
(三)教學例3:
1、電腦依次出示例3的圖形和分數。
2、讓學生說說怎么涂色。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5?
5、表示10個1/5用了幾個圓?表示13個1/5用了幾個圓?
(四)指導分類,揭示概念:
1、觀察、比較大屏幕上的分數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們能給它們分類嗎?
(1)同桌討論分類方法。
(2)把分類結果記錄下來。
2、匯報分類結果,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揭示概念:
(1)把它們分為哪兩類?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么特點。
(2)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指名概括、全班齊讀。
(3)如何判定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
4、練習:師生操練。
(五)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1、觀察大屏幕上的真分數和圖,看看真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2、你發現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假分數和圖,看看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課堂練習:
(一)完成練一練第1題。師問:應把什么看作單位1?
(二)寫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數,再寫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數,在小組里交流。
(三)在里填上或=3/8( )11/8 12/12( )1 5/7( )4/7 12/13( )10/13
1、學生填寫。
2、師問:你是怎么比較的?
四、課堂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能用真分數或假分數說一句話嗎?
五、布置作業:小組合作,以本節課所學知識為主,為下節課設計一組復習題。
板書設計:
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子分母、真分數1
假分數:分子分母、假分數1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69頁例1、例2。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學生在三年級已初步認識分數,但那時所學的分數都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數,所以,學習這節內容,使學生比較全面地理解分數概念與培養對分數的數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3、教學目標的確定:
當今時代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所以教育也要追隨時代發展的步伐。遵循課標提出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育理念,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①使學生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②通過學習真分數、假分數,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③使學生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特征;
④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⑤使學生在思考中、討論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和特征。
5、教學準備:
數張正方形紙片
二、說教法和學法
這是一節數學概念的教學,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認知建構都是從直觀到抽象的,所以我主要采用“激趣——探討——建構——深化”的教學主線進行教學,運用直觀教學法和引導發現法。
課標指出:學習方式的核心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關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所以說學習方式是至關重要的。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求知欲強,對分數有一定的認識。我大膽放手讓他們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程序
四 、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復習:什么叫分數?
2 .用分數表示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請學生分別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實施
1 .提問:比較上面三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這些分數比1 大還是比1 小?并說明理由。
2 .學生觀察后,試著回答。
學生:(第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這樣的4份也就是一個整圓,表示1 ,而陰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
再請學生分別說出另外兩個分數。
3 .老師指出:像上面的4 個分數都是真分數。我們過去接觸過的分數,大都是真分數。那么,你能說說什么叫真分數嗎?
4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 .小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
6 .老師再出示例2 中圖形的教具。
7 .請學生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圖形中的陰影部分。
提問:第一幅圖中,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幾份?表示有這樣的幾份?怎樣用分數表示?
老師強調:第二組圖和第三組圖中每個圓都表示“1”。
8 .比較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與1 比較。學生觀察圖,試著進行比較,與同桌交流。老師指名回答: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整個圓,所以等于1 ;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1個圓還多,所表示的陰影部分占據了2個圓還多,所以和都比1 大。
9 .老師指出:像這樣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
請學生舉出一些假分數的例子,引導學生多舉一些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數。
10 .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0 頁的“做一做”。
(l)學生先獨立完成第1 題,然后訂正。
(2)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 題,引導學生觀察:表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
(三)思維訓練
1、在分數中,當a小于時,它是真分數;當a大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
2、在分數 (a0)中,當a小于或等于時,它是假分數; 當a大于時,它是真分數。
3、分數單位是的最小真分數是 ,最小假分數是。
4、 寫出兩個大于的真分數和。
5、 判斷正誤。
(1)小于1的分數是真分數。
(2)假分數大于1。
(3)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4)真分數小于1。
(5)大于1的分數是假分數。
(6)等于1的分數也是假分數。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通過學習,要會正確區分哪個分數是真分數,哪個分數是假分數,并會正確應用概念靈活解題。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7
下面是小學數學說課稿《真分數和假分數》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說教材: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單元第二段的教學內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在三年級初步熟悉分數的基礎上,先是教學分數的意義、熟悉分數單位;然后以對分數單位的熟悉為基礎,熟悉真分數和假分數,拓展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情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把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加深對分數熟悉的理解。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實踐、創新、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把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判定真分數和假分數。
教學難點: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說學情:
學生在前一階段所熟悉的分數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而且這些分數表示的都是一個數量中的一部分和這個數量的關系。本節課上,學生需要熟悉分子與分母相等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以及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
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什么叫分數?什么是分數單位?
[我以復習上節課的知識導入,為本節課的教學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教師講述《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要求同學們認真聽,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數找出來。
[學生都愛聽故事,這樣能引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2、教學例2。
(二)教學例2:
1、怎么在圓中涂色來表示它們?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4。
5、分母是4的分數還有嗎?
6、我們應該怎樣涂色表示5/4?
(1)只用一個圓(單位“1”)表示,夠不夠?
(2)一個單位“1”不夠,那怎么辦?
(3)5/4怎么理解?5/4里有幾個1/4?
[你們能把5/4表示出來嗎?這樣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3、教學例3:
(1)電腦依次出示例3的圖形和分數。
(2)讓學生說說怎么涂色,看誰說得最好。
(3)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都是什么?
(4)每個分數里各有幾個1/5?
(5)表示10個1/5用了幾個圓?表示13個1/5用了幾個圓?
[用比賽的形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指導分類,揭示概念:
(1)觀察、比較大屏幕上的分數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們能給它們分類嗎?
①同桌討論分類方法。
②把分類結果記錄下來。
(2)匯報分類結果,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學生互評。
(3)揭示概念:
①把它們分為哪兩類?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么特點。
②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指名概括、全班齊讀。
③如何判定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
(4)練習:師生操練。
[安排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類,讓學生概括出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概念,內容安排合理,體現了知識間的內在邏輯。]
5、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1)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真分數和圖,看看真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2)你發現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通過觀察大屏幕上的假分數和圖,看看假分數與1的大小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通過數形結合可以讓學生很明了的發現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關系。]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師問:應把什么看作單位“1“。
2、寫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數,再寫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數,在小組里交流。
3、在( )里填上“>”“<”或“=”
3/8( )11/8 12/12( )1
5/7( )4/7 12/13( )10/13
①學生填寫。
②師問:你是怎么比較的?
[在練習的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用真分數或假分數說一句話?
[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五)布置作業:小組合作,以本節課所學知識為主,為下節課設計一組復習題。
[課外作業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動手、動口、動腦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這個板書簡潔明了,突出本課的重難點。]
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子<分母、真分數<1
假分數:分子≥分母、假分數≥1
《真分數和假分數》說課稿 篇8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數學第十冊中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較分數的大小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老教材,新思路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出發點。《新課程標準》全新地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學習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愈來愈受到重視。所以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時,我力圖把研究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展能力。
分數教學有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一個是分數的意義,一個是分數的單位.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這兩個概念,學習分數就可以舉一反三,因此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時,我首先幫助學生從分數意義上理解和掌握新課的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讓學生敘述自己表示出的分數、分數的意義,回答分數的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分數單位等內容,為學生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奠定基礎。
其次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合作探究;然后依據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分類,引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分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從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自己得出應用的判斷和結論。
最后通過觀察數軸上各點所表示的分數,引導學生將真分數和假分數與1作比較,使學生從直觀上清晰地認識到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進一步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假分數與整數和帶分數的互化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而且它又是學習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教學時,引導學生觀察數軸上假分數分子和分母的關系,通過設問,讓學生自己分析比較,總結出轉化的規律和方法。
我是教六年級數學的,對五年級分數部分的教材理解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之中的缺陷可能也很多,請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