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推 理 見 智
武進市崔橋小學 費美娟
現象: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一課中,晏子與楚王斗智,其推理過程中的邏輯思維。
過程:
師:晏子代表齊王出使楚國,楚王企圖以侮辱晏子來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因此,晏子的一言一行,都關系到齊國的尊嚴。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二段,思考:
晏子與楚王三次斗智,楚王用哪些方法來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對待的,結果怎樣?用一句話來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列板書:
楚 王 晏 晏 晏 子 結 果
第一次讓晏子鉆洞訪問狗國才鉆狗洞只好開門迎接
第二次笑齊國沒人才上等人訪上等國,下等人訪下等國只好陪笑
第三次笑齊人沒出息水土不同,齊人到楚國便成盜賊只好賠不是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晏子的思考過程。
第一次
開狗洞的是“狗國”,開城門的才是國家,
現在楚國開的是狗洞,
可見楚國是狗國,楚王是狗王。
生:(哈哈大笑)
師:晏子與楚王第二次斗智,請大家照剛才的方法來推理。
學生討論后得出:
第二次
上等人訪問上等國,下等人訪問下等國,
我最不中用,派來訪問楚國,
可見楚國是下等國家。
師:好,第三次,誰來分析一下晏子的思考過程?
生:
第三次
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到淮北就又小又苦,
(水土不同)
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盜賊,
(水土不同)
可見楚國是賊國。
師:對,晏子依靠嚴密的邏輯思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駁倒
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他不愧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
杰出的外交家。
再請大家動腦想一想,當今世界,蘇聯解體,西歐動
蕩不安,中東戰事頻繁,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國家,就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的相對穩定與和平的國際環境。
為了努力搞好國際關系,爭取世界各國的支持和幫助,需
要有怎樣的人才?
生:(短時間沉默后)要有像晏子那樣杰出的外交家。
師:對,要有許許多多處驚不變,能言善辨的外交家,像歷史
上的晏子、諸葛亮,新中國的周總理、陳毅、喬冠華、錢
琪琛……還要有具有這方面才能的外交事務的接班人。
自評:
閱讀教學與發展思維相結合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小學兒童的思維正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發展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促進這種發展。這段教學,教師主要通過晏子與楚王三次斗智的推理過程的分析,訓練學生善于用正確的思維模式進行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備注:本篇語文教學案例曾獲1992年武進市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