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揭題
1、師: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
2、板書課題,全班齊讀——《晏子使楚》。
3、師:誰來說一說你對課題的理解?
4、指名回答。
(晏子原名"晏嬰","子"是古代對男人的一種尊稱。使:出使。)
二、掃清生字。
1、開火車組詞。
2、由生提問比較難寫或要注意的生字。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師: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2、生自讀課文。
3、指名回答。
4、師: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3個)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故事來談談晏子到了楚國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樣的侮辱?用復述的形式把它介紹給你的組員。
5、四人小組交流。
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引導:
(1)師: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學大聲讀出來?
(2)指名回答!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從這句話你明白了什么?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師:同學們,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你認為橫線上可以寫些什么?
a、在這之前,楚王(不斷地侮辱晏子)。
b、后來晏子(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挫敗楚王的三次侮辱)。
c、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4、師:同學們可真認真,把長長的一篇課文就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5、師: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就叫人把城門關了,讓讓晏子從這個洞鉆進去。
(1)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