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8篇教案+相關資料)
3.指導朗讀課文,感受人民群眾的心情。(激動、興奮、喜悅)
4.練習用“人民群眾為……而激動”而說話。
重點練習朗讀: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感受自豪,揚眉吐氣)
5.找出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的語句,初步了解課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
排比:四個“傳到”。體會排比句的氣勢,練習朗讀排比句。
(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6.試練習背誦6~8節(jié)。
↘閱讀第三段
1.自由朗讀描寫閱兵式的語句。
2.畫出寫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組合作,討論試寫排比句:
全場30萬人,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閱讀第四部分
1.默讀,劃出概括節(jié)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
2.朗讀第14小節(jié),讀出歡慶的氣氛。
3.讀結尾兩句,領會句子的意思。
重點:“兩股紅流”指什么?這樣比喻寫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練習讀好這兩句話,讀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總結全文
1.連起來說說課文記敘了4個怎樣的場面。
2.作者為什么反反復復寫廣場的“紅旗”、“紅燈”,群眾的“掌聲”、“歡呼聲”?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討論內容: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情況,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使學生了解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傳統(tǒng),激發(f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初步學習表達的方法:作者是怎樣把這么盛大的慶典活動描述清楚的?(a.選擇最能表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的場面。 b.選擇最能體現(xiàn)中國人民歡欣鼓舞的激動而熱烈的場面。c.按大會的進程逐項描述。)
↘作業(yè)
1.摘錄、朗誦最令你激動的句子,背誦、抄寫課文第7自然段。
2.寫一寫你讀后的感受。
這個辦法好相關資料(毛主席相關資料)
五星紅旗簡介
為了讓新中國的旗幟在開國大典上升起,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xié)籌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將擬定國旗的工作提到了議事日程,并決定成立第六小組專門負責。1949年7月4日第六小組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發(fā)布《國旗征集啟事》,報籌備會的常委主任、副主任批準后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各大報紙同時發(fā)表。
在短短的30天里,海內外3000多幅國旗設計圖案寄到籌備會,其中第32號方案引起了代表們的高度重視。此方案由上海曾聯(lián)松提交:色彩以紅色為主,象征革命;五顆黃色的五角星位于旗面左上方,四顆小星圍繞著大星,大星中有鐮刀斧頭,象征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象征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每顆小星的角尖對準大星的中心點,以表示圍繞中心而團結。采用黃色代表燦爛輝煌,一片光明,也表達中華兒女黃色人種的民族特征。
曾聯(lián)松提交的設計方案
在民主的氣氛中,毛澤東從善如流。將對曾聯(lián)松設計方案稍加修改后的五星紅旗圖案交全體政協(xié)委員審定。最后經過投票,1949年9月27日,新政協(xié)形成決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
五星紅旗:長寬比為3:2
五星紅旗
旗上有一大四小共五顆五角星,位于紅旗的左上角。大五角星的外接圓直徑為旗高十分之三,那四顆較小的五角星的其中一只角都指向大五角星的中心,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十分之一。紅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旗桿套為白色。
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大的那顆五角星象征民主目標(一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四顆小星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只角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
五星紅旗是如何戲劇性誕生
1949年的8月中旬,北平飯店的413房間里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這里被辟成了臨時選閱室,陳列著3012幅應征的國旗圖案,供所有與會的政協(xié)委員們進行初步評選。初選結果委員們一致看好的是三幅圖案,這三幅圖案一律都是紅底黃色。第一幅圖案是上面一顆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處是一條黃色的橫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顆金色的大星,下面是兩條橫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顆大星,下面三條橫杠。說明書上是這樣寫的: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聯(lián)合政權,下面的第一條橫杠代表黃河,第二條橫杠代表長江,第三條橫杠代表珠江。這三條河都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它們代表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