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實錄及反思
(一) 師: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生:是鯨!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鯨文章。(板書課題:鯨)提起鯨,你們最想知道些什么?也可以說說自己的一些思考。
生:我想知道鯨有多少種?它們生活在哪里?
生:我想知道鯨有多大、多重? 生:我想知道它們吃什么?怎么睡覺?
生:“鯨”字是“魚”旁,它是魚嗎?
生:我知道鯨不是魚,但不知道為什么說它是哺乳動物?
生:我想鯨一定很可愛,它們可以為人類帶來些什么?人類與它們的關系好嗎?
……
師:同學們對鯨這么感興趣!咱們打開書,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文章已經為我們解決了些哪些疑問?讀后,還可以小組討論一下。
生:我們發現作者已經在第三小節介紹了鯨的種類,第一小節介紹了鯨的大小,第四小節介紹了鯨吃什么,第六小節介紹了鯨的睡覺情況。
生:通過讀文章,我知道鯨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動物。
師:才讀了一遍,你們已經解決了自己不少疑問,真了不起!咱們再細讀一遍,看看還有哪些我們沒想到的知識,作者也向我們作了介紹?
(學生:作者還告訴我們鯨是胎生的,靠吃奶長大。
生:我補充!文章還介紹了鯨是怎樣變化的和鯨怎樣呼吸。
師:能具體說出分別是哪一小節嗎?
生:第二小節介紹了鯨的進化過程,第五小節介紹了鯨的呼吸,第七小節介紹了鯨是胎生的。
(完成文章結構的板書)
師:太棒了!你說“鯨是怎樣變化”的知識,我們稱為“進化過程”對照同學們的提問,還有些什么知識作者沒有介紹?
生:它們可以為人類帶來些什么?人類與它們的關系好嗎?……
師:你們打算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生:下課后,到圖書館查資料或采訪老師。
生:我們還可以上網搜索!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為下面的探究性閱讀,營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這一過程圍繞學生的問題展開,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生疑解疑,教師的行為只是引導和鼓勵,在引導中滲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二) 師:你們要知道“為什么說鯨是哺乳動物?”可你們知道什么是哺乳動物嗎?
生: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靠吃奶長大,就像人一樣。
生:哺乳動物都用肺呼吸,并且身上都有毛。
師:那么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的呢?哪幾個自然段可以看出?請在自學的基礎上,分組討論。……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文章第二、五、七自然段,從鯨的演變、呼吸、胎生幾個方面介紹了鯨是哺乳動物。
師:與他們討論結果一樣的請舉手——太好了!首先,我們自學第二自然段,了解鯨的演變過程。請在自學后,與大家交流你已經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
生:我已經知道了鯨是怎樣進化的過程,但不知道鯨為什么會這樣?自然老師不是講海洋生物一般比陸地生物低級嗎?
生:我知道鯨的演變是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引起的,并且經過了很長時間。
生:我還想知道鯨的祖先是誰?
師:我們班有位愛動腦筋的同學從《十萬個為什么》上已經為你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