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漢字
生3:(把統計圖放上實物投影。)大家請看,這是我們小隊的成員在調查的基礎上請教了數學老師以后繪制的統計圖。這張柱形統計圖中,用橙色標出的是5年級3個班中白字的在作文中出現的錯誤次數。紅色和綠色標示的分別是“地”和“得”在3個班中的錯誤次數。
你看,一不留神,錯別字就會出現在我們的作業本上。同學們,我們一定要注意,可千萬別讓錯別字在我們的筆下誕生啊!
師:你們小隊的調查方式真是別出心裁!
生1:接下來請我們小隊的其他隊員來匯報一下他們的調查發現——
生4:(在座位上發言)我們經過調查發現三年級學生的“再”與“在”、“今”和“令”容易混淆;四年級學生的“拔”和“撥”、“已”和“己”等字最容易寫錯。(師隨機板書)
生1:我們平時的作業中也容易發生錯誤,(下臺采訪2到3位同學)說說你哪個字最容易寫錯?
生5、6:(在座位上發言)我最容易寫錯的字是——
師:同學們,提高警惕,千萬別讓錯別字在我們的作業本上泛濫成災啊!
(快樂少年隊)
生1:我們小隊收集了很多有關錯別字的故事,錢湘霞和朱琛還把他們找的故事編成了小品,大家掌聲有請——
生2、3上臺表演故事。
生1:下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大家想聽嗎?(想!)掌聲在哪里?(生熱烈鼓掌)
生4:一個學生在作文里寫到:“我走在路上,突然前面出現了一堆牛糞,我大吃一斤(驚)。”老師看后寫下評語:“海量,海量。”大家知道老師為什么說他是海量嗎?因為他把“大吃一驚”的“驚”寫成了“一斤、兩斤”的“斤”,變成吃了一“斤”牛糞!)
生:(大笑)
生5:我也有個故事:烏魯木齊市的一個方便面廠,在日本印制包裝袋。誰知不小心把“烏魯木齊”印成了“鳥魯木齊”,價值18萬元的包裝袋全部報廢。
師:真是一字值千金啊!
生6:以前,有一個農民不小心食指被毒蛇咬傷了。醫生診斷后,說:“你的食指必須切除,不然的話會危及生命。”但是醫生在開處方時將“切除食指”誤寫成“切除十指”,當這位農民從手術室出來時,十個手指都不見了,成了終身殘廢,喪失了勞動能力。
師:看看,一個錯字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啊!誰還有?
生7:我有!在一次戰斗中,我方的一位參謀在戰斗命令中把進攻“沁陽”寫成進攻“泌陽”。這兩個地方相差幾百公里,后來軍隊誤入泌陽,失去了有利的戰機,后來處處被動挨打,最終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師:(感慨萬分)是啊!一個小小的錯別字,輕則鬧個笑話,;重則造成重大的損失。無論是在商業活動中,還是在軍事行動中,都會釀成大禍,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失!真是貽害無窮!錯別字的危害如此之大,人們為什么還會屢屢犯錯呢?我們是不是應該研究一下錯別字產生的原因以及避免寫錯別字的方法呢?
(二)探究根源,糾正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