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漢字
1.過渡:
2.小組討論,分析錯字原因。
3.交流。
同學們得出了哪些原因?
(1)學生歸納原因并板書:
音近相混
形近相混
增減筆畫
……
(2)既然找到了寫錯別字的癥結所在,我們就要來尋找對策。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學生總結方法并板書:
錯字記錄本,經常復習
編編字謎
編故事
……
(三)繼續開展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活動
師:同學們的研究和分析真是不錯,這些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自己減少錯別字的出現。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大街小巷,社區商店,錯別字還是經常可以看到,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錯別字的危害認識不足、思想上不夠重視有關。你們有什么好主意來幫助人們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嗎?
(1)可以寫寫倡議書(向市民發出遠離錯別字的倡議)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好小故事、調查報告;小報展板、書法作品展示、音像資料、教學ppt
小組名kt板、上課的位置按同學們自行搭配的組來擺放課桌,(組別有:漢字演變過程研究小組、班級同學錯別字研究小組、街頭不規范用字調查小組、有趣的歇后語研究小組、字謎大本營、諧音妙用研究小組、書法作品介紹與欣賞小組)便于匯報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明確任務
師:同學們,在“遨游漢字王國單元”的第一堂課上,我們大家就自行分好了學習小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活動,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關于漢字歷史和文化的資料,相信大家在活動中一定有不少收獲吧。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學習成果的匯報。這樣吧,我們先和在坐的各位老師打個招呼吧!
(每個小組的組長帶領組員和老師們打招呼)
師:那么,你們打算怎樣匯報呢?
(各組代表發言。大致上表達用ppt啊,展板啊,照相啊,小報等形式匯報)
二、展示交流、匯報活動成果
(一)師:看來同學們準備得很充分了,那我們就開始吧,哪個組先來呢?
(漢字演變過程研究小組第一個上)
漢字演變過程研究小組組長張雨辰: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我們是漢字字體演變過程研究小組,我是這個組的組長,叫張雨辰。看這是我們的組員,這是周媛,這是戴海倫,這是馬伯南,這是方智超,這是我。這張表格是我們的活動計劃。我們的活動時間是10月12日活動地點在圖書館,活動內容是找關于“漢字演變過程”的資料和編小報。活動過程是(1)去圖書館拍錄象。(2)在網上找資料。(3)把資料、照片等做成幻燈片。我們的分工情況是這樣的,組長是我,資料收集員是方智超、馬伯南,拍照相是戴海倫、周媛,做幻燈片是我,編小報是每人都編。
下面請看我們在活動過程中拍攝到的照片……這是我們編的小報。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漢字的模樣,漢字的最初模樣,是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最早的漢字,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的字體還有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后來到了秦代,秦代就統一了文字小篆。下面我給大家看一下這三種不同的字體,(退出放映,打開flash)我們先來看一下甲骨文,甲骨文是19世紀末發現于河南小屯村的,甲骨文從殷墟出土,故又稱“殷墟文字”,它的特點是圖畫文字,我們再來看一下金文,金文產生于商代后期,通行于西周。常鑄刻在鐘或鼎上,又叫“鐘鼎文”,它的特點是象形程度降低,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正式使用的文字。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化統一,字體定型,筆畫整齊,標志著漢字的統一。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還得到了別的小組的友情相助,拍攝到了一本神奇的書,下面我給大家看一下。因為是在圖書館里拍攝到的,所以聲音較輕,噪音比較多,如果聽不見只要看就行了。(打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