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教學實錄
生:(依次回答)盛大、隆重、莊嚴―――――
師:這些詞語都對應了課題中的那個字?
生:大。
師:再讀課題,凸出“大”字。(學生齊讀,語調高昂。)
二、回顧歷史,做足鋪墊。
師:既然當時的場面是那樣的盛大、隆重、熱鬧---那有誰知道1949年10月1日以前,人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所收集到的資料。)
生:1949年10月1日以前,人們過的是被欺壓的日子。
師:被誰欺壓?
生:被帝國主義。
生:1949年10月1日以前,人們吃不飽,穿不暖。
師:(出示課件,激情講解)同學們,中國人不會忘記,在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一個百年的噩夢。那是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一段歷史。看,這是圓明園的大火,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這大火把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變成了殘垣斷壁,這大火燒痛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這是南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生命啊,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年近古稀的老人,無一幸免,歷史名城南京成為一座空城。這是魯迅筆下被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害死的祥林嫂,她是千千萬萬舊中國婦女的縮影;這是在工頭監視下的紗廠女工;舊中國的人們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食不飽腹,衣不暖身,真可謂暗無天日,民不聊生,舊中國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危難之際,是毛主席領導全中國人民奮起反抗,終于迎來了勝利的喜悅,迎來了這開國大典!
(通過圖片、語言的調動,讓學生深切感悟舊社會人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理解舉行開國大典的意義,為下文做好了鋪墊。)
三、讀說結合,學習文本。
1、切入重點,精講“盛典”。
師:開國大典這篇文章描寫了哪幾個場面?
生:開國大典為我們講述了會場情景, 典禮盛況, 閱兵式 , 群眾游行四個場面。
師:會場的情景我們還歷歷在目,此刻,天安門廣場上早已是人如海,其如潮,人們都在等著大典那一刻的到來。那幾個自然段寫了典禮的盛況?
生: 5——10自然段。
師:這部分又描寫了哪幾個小的場景?瀏覽課文并回答。(回顧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生:這部分描寫了三個小場景:宣布成立,升國旗,宣讀公告。
師:下午三點整,典禮終于開始,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這掌聲是送給誰的?
生:毛主席。
師:是呀,毛主席領導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們怎不興奮、激動呢?這種心情無以言表,只能通過掌聲、歡呼表達。
師:請同學們用心默讀課文5——10自然段,找一找描寫人民群眾掌聲、歡呼的句子。說一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邊讀邊圈點邊批注。
(對這么長的課文,逐段分析,平均使力,必定低效無序,關鍵使牽住一根紅線,通過 “掌聲、歡呼”句來串,使課堂線索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生:學生自學。
師: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過來就是兩個思想。來交流一下,我們就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說。
生: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從這個掌聲中體會到了人民群眾對領袖的無限熱愛。
師:這里的掌聲我們剛才了解了,你再提一下,引起大家的注意也是好的。
師:誰再來讀帶有掌聲或歡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