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
《江上》──戲水的孩子,那樣的調皮,一群孩子像鴨群一樣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撥我濺地嬉戲,就在這嬉戲中,一個孩子鉆入水中,不見了,突然一陣水花,他出現了,調皮地笑著,露出兩對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戲和一個孩子的特寫,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
與本單元古詩中的孩子們不同,這首詩里洋溢著的濃濃的現代氣息,現代兒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靜靜地讀書,或呼朋喚友去釣魚、游泳,時時享受著童年生活的快樂。讀著它,那孩子嘴邊的笑意,那陣陣快樂的笑聲,仿佛就在眼前閃爍著,就在耳邊充盈著。
2. 自讀提示:
(1)邊讀邊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借助文后注釋或互相討論解決問題。用在每小節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提示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
(2)邊讀邊想象:讀《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 詩句解析。
書頁在膝蓋上輕輕地翻動,嘴角漾著絲絲抹不掉的笑。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看“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前一句描寫了讀書的神態,孩子是坐在街頭讀書,書就放在膝蓋上,他(她)似乎很懂得愛護書,翻頁時動作是輕輕地。肯定是書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著。后一句點明了他(她)看的是《水滸傳》,但主要說他(她)看書看得入迷了,只想看“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的事,對時間的悄然流逝一點也沒有注意到。
比較鑒賞
比較本課中的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組詩是圍繞一個主題寫的一組內容不盡相同的小詩,組詩根據內容可以有獨立的小標題。)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了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兒童詩在內容上可以是想象也可以是真實的,非常廣泛)
習作二
(一)審題,明確寫作要求:
1. 審內容:
本次習作有兩個內容供選擇,(1)看圖作文,圖中表現的是一群孩子踢足球的場面。(2)童年趣事,童年趣事一般指因無知而做的錯事、傻事,或因年紀小而做過的一些幼稚的事,也可以寫自己覺得很開心、很有趣的事。
2. 審主題:
兩個選題,無論寫哪一個,都是展現童年生活的,必須圍繞“童年是歡樂的、有趣的”這個主題來寫。
3. 審重點:
選題一的重點是寫好人物的動作、表情和心理活動,將場面寫得生動具體;
選題二的重點是突出“趣”字,“趣” 是重點,要圍繞“趣”字選材。
(二)寫法指導:
看圖作文——小足球賽
提示:
1. 可從足球賽入手,讓學生講講參加足球賽和觀看足球賽的感受以及從中體驗到的快樂,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展現的一次小足球賽的情景,細致觀察,推測小足球賽的激烈程度,并說說是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在充分觀察和想象的基礎上,想想怎樣來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 寫之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上的內容。如:圖上畫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人物的表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