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問你,你會說話嗎?一定有許多同學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再進一步問你,你能把話說好嗎?你怎么回答?會說和說好可不是一回事。(示課件)精練得當?shù)恼Z言,能使我們有效地和別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xiàn)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組課文,語言的藝術(示課件)。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我們將走近一些善于表達的人,看看他們是怎么說話的?從中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個小孩子,楊氏之子(板書課題),齊讀,并理解意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了,請同學起來讀一讀課文。
2、你發(fā)現(xiàn)了本篇文章與我們前面學過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認識文言文特點】
3、 師講解文言文的特點。
三、再讀課文,借助注釋理解意思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理解意思。
3、學生讀一句,理解一句,并注意停頓。
4、師示課件,講解停頓,并重點指導以下兩個句子的理解。
(1)為設果,果有楊梅。
示課件:( )為( )設果。體會意思。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點理解“家禽”。
5、集體讀課文,注意停頓。
四、深入理解文章含義。
1、找中心句。
2、找重點詞。
3、從哪里能看出楊氏之子甚聰惠?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來,并體會。
4、全班交流。
教師出示課件:
比較: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改成:
如果( ),那么( 。。
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巧妙。
出示:應聲,感受楊氏之子的思維敏捷。
并進行師生對答,體會“應聲”意思。
五、背誦課文
學生齊背文章。
六、作業(yè)
1、搜集《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讀一讀,體會意思。
2、熟練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9 楊氏之子 甚聰惠 孔君平
楊梅 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