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課堂實錄
“跑題”跑出的,是智慧和人格。它的背后,仍然是看云一貫的堅守——
“我要盡量深的潛入生活,潛入自我,潛入學生和書籍里,讓自己從最深的內殿變得豐富靈動起來——這樣,跑題不跑題都會成為美麗的時刻。”
四,“站在臺上,我就是語文”
這是我第一次面對面地聽看云上課。
《景陽岡》素樸之極,絢爛之極,令聽課的老師扼腕長嘆:這哪里是一日之功!這樣的課,如何學得來?這節課就是看云,看云就是這節課。熱鬧處她大笑,驚險時她拍案,緊張時她擼起袖子,著急時她甚至跳起來,孩子們的情緒也因了臺上的這個老師而時時變化著,她對整個氛圍超強的感受力和把握能力是別人所無法復制的。
然而,課上下來,看云也一下子安靜下來,安靜地坐在那里,微笑不語。這節課的優點在哪里,缺點在哪里,她不問。因為她知道,她的課來于她自己的思想。這與謙虛與否沒有關系。好與不好,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她已了然于胸。
“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看云的這句話,曾經在朋友中廣為流傳。如何體現新課標?如何體現閱讀教學的完整流程?如何讓老師聽了之后有章可循?這些我們其實一直很在乎的觀摩課的“規則”,在看云那里,是不存在的。
她說,她就是要上出她自己。“在實踐中學習、積累、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確認相對恒定的價值追求。從容應對各種浪潮,既有所吸納,又有所堅持。一切經過我的思考,依據我的情況,服從我的學生的發展需要,而決定揚棄取舍。”
最重要的是——這種穩定,不是誰能給予,只能自己求得。
我于是懂得,沒有人能教會語文老師怎么上課,就像作文寫的好的孩子,都不是語文老師教出來的一樣。對此,看云告訴我,善變者所以善變是因為:第一,他們有變化的能力;第二,他們無所堅守。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也更深的體會到看云對我的影響。一位同事說,她們看到了我飛翔的姿態,是看云,讓我的雙翼更加豐滿。我深以為然,也深以為幸。回想剛畢業的時候,就開始聽賈志敏老師的作文課,十幾年下來,名師不斷,聽課不止,我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課堂在哪里。
只因為我無所堅守。
坐在看云的課堂上,我比任何時候都明白,是那么多年寂寞的讀書、思考與寫作,才成就了今天的看云。因此,看云的課堂,更深的意義是喚醒。“站在臺上,我就是語文”,這將是終生我孜孜以求的。什么時候,我能底氣浩然的說出這句話,我的學生,就是有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