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課堂實錄
師:哦,很好,這是一個原因,還有嗎?
生:我覺得上面主要是武松的缺點,下面主要是武松的缺點。
師:對,上面主要是優點,下面主要是優點。
生:錯了!是上面是缺點,下面是缺點。
師:哈哈,一棒又打空了,這要是武松,肯定就被老虎吃了!(眾笑)我要問問同學們,唉,我找兩個武松(讓前面兩個學生到臺前),這個武松只有優點,他勇猛,敏捷,機智。這個武松缺點多多,他勇猛,敏捷,機智,但是他暴躁、倔強,他多疑、死要面子,還非常自負。同學們,你們喜歡哪個武松?
生:喜歡缺點多多的武松。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如果沒有缺點,就不會上崗,就打不死老虎,就成不了英雄。
師:說的很好,你的意思就是說是武松的缺點把它推上崗的,同學們想,如果武松不暴躁,不倔強,他文明禮貌,溫文爾雅,非常有武德,(眾笑)店家說三碗不過崗,好,我喝兩碗半,(眾笑)店家說,二、三十條好漢一起才能上崗,好,我們結成伙,團結友愛,一起上崗,(眾笑)武松臨走時還要對店家說,謝謝你免我一死,否則我就要被老虎吃掉了。(眾笑)如果武松不暴躁,不倔強,如果武松不多疑,不自負,不死要面子,當然,我不希望同學們這樣,罵一頓有什么了不起的,活著最重要對不對?(眾笑)如果武松沒有這些缺點,就來不到老虎面前。所以,是武松的缺點推動他來到老虎面前,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勇猛、敏捷、機智。大家看我畫一樣東西,(老師在黑板上斜畫一條粗粗的線)大家認為這是上坡還是下坡?
生:如果從上面看就是上坡,從下面看就是下坡。
師:對,上坡下坡是一條路,優點缺點是一個人,英雄因為優點而可敬,因為缺點而可愛,而可信。好,下課!
素樸之極,絢爛之極——看云《景陽岡》漫談
芷眉
讀梁實秋散文,最喜愛那句“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梁實秋因洞察人生百態,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這里的平淡,就是沒有斧鑿痕跡的藝術韻味。
聽看云在濟南上景陽岡,很多人都說那是絢爛之極的——課堂上,掌聲、笑聲不斷,老師妙語連珠,詼諧幽默,在講臺上站著,一開口,一舉手,一投足,就像一塊磁鐵,令學生和聽課的老師不得不“被動依順”。
“大學教授上課不過如此!”同行的老師感慨說。
然而,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我是了解看云的。沒有平淡的底子,怎么會有絢爛的光芒?平淡之極,才顯絢爛。
一,“過去60年不新,將來60年不舊”
在我看來,看云的《景陽岡》,六十年前這樣上不覺得新鮮,六十年后這樣上也不會覺得陳舊。
讀讀,說說,議議,這是她一貫堅持的課堂——不說什么新課程,不套那些新穎的名詞。別以為簡單,如果教師沒有以學養為根基的威信,不具備引導學生往高處去的強力,三兩個回合下來,教室就成茶館啦——“放”的前提是能收,“散”的前提是不亂。
“告訴我,除了寫打虎,為什么要寫喝酒,寫上崗?” ——一個問題,理出了文章的脈絡。
“其實,寫喝酒和上崗、打虎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性格。回憶一下課文,在喝酒那一段里,我們讀到的是什么?”——又一個問題,透過文本,直奔課堂主題。
“武松是英雄嗎?”——拋出辯論的話題,層層剖析,孩子的思維處于緊張、活躍的狀態,老師的引導不著痕跡,一個真實的武松已經站在孩子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