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案例
師:注意到前后句子聯系起來去感悟文章,這很好!
生:諸葛亮神機妙算,首先算到了大霧漫天的天氣。(板書“大霧漫天)“漫”是充滿、布滿的意思!按箪F漫天”就是滿天大霧,說明霧很大。
生:我還看出江上霧更濃,因為課文中說“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知天)。
師:理解很好,這大霧在借箭中有著重要作用。這就是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表現,我們一起來讀讀(引讀)。
師:繼續談談你有哪些感悟?
生:通過諸葛亮告訴魯肅曹操不敢輕意出兵的原因,我知道了曹操是個猜疑心較重的人,同時也說明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這個人的用兵原則,突出了他的才干,也是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知人)。
、恰『献魈骄恳韵聠栴}:
師:諸葛亮既然算到了為什么還要立下軍令狀,而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陰謀?請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討論。
生:我認為諸葛亮完全對自己很有把握。(知己)
、取≈笇в懈星槔首x,幫助學生理清條理。
(引導學生帶著胸有成竹、必勝的信心來朗讀。)
、伞⌒〗Y。
3、讀議、探究、感悟第4段:
、拧↓R讀第4段:
探究:事情的結果怎樣?
⑵ 師: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悟吧!
生:結果是諸葛亮超額完成了任務。
生:課文結尾說:“諸葛亮神機妙算”與課文開頭“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相呼應,點明中心。
師:能把文章開頭和結尾聯系一起學習文章,很好!
生:我認為諸葛亮是一個知天象、知曹操、知魯肅、知周瑜,考慮周全,巧妙安排,有計謀,有才干的人。
4、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這節課,我們圍繞“神機妙算”,用緊緊抓住重點詞句,前后聯系,邊讀邊畫,邊議邊悟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四、拓展延伸,升華感悟
開展10分鐘辯論會。
題目:《諸葛亮到底神不神》。
【教學反思】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體現了課程標準精神,緊扣文題中的一個“借”字,牢牢抓緊住“神機妙算”這個關鍵詞,始終貫穿“讀議、探究、感悟”的教學特點,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思為本、以創為本、重朗讀、重感悟、重積累的教學思想。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以創新為靈魂,目標讓學生自己探究,在讀中讓學生探究,在探究中讓學生感悟。緊扣單元訓練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詞、句、段,通過解詞析句、朗讀感受、講中質疑,把讀、講、議、問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讀書、思考、表達、想象能力,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智能和創新智能。恰當地點撥,升華認識,收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