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案例及反思
【教學案例】再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導語:
是呀!愛花的民族很多,為什么德國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國人種花有何獨到之處?請快速瀏覽全文,用“ ”畫出相關的答案。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當學生從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時,教師可相機展示重點句: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⑴ 請生個別讀。正音:“脊梁”讀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因為花朵都朝外開,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⑵ 德國人種花有何特別之處?
(從“家家戶戶”一詞可見德國人人愛花;而他們將花栽種在臨街窗戶外面,將最美的花給別人看,這種做法實在令人感到驚嘆。)
⑶ 理解“莞爾一笑”的意思。
(愛花如此真切的德國人卻將最美的鮮花給別人欣賞,這在我們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而在德國人看來是如此的平常。你從文中哪個詞看出來了?──“莞爾一笑”:輕輕一笑。)
⑷ 補充材料:
當時,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東姓歐樸爾。女主人歐樸爾太太大約五十多歲,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家庭主婦,善良得像慈母一樣。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季先生就住在他們兒子的房間,就像一位家庭成員一樣,一住就是十年。
聽了這個介紹,你覺得女房東是怎么一個人?簡簡單單的“正是這樣”說明了什么?
(德國人愛花,愛花就把花的美麗全部展示給大家一起享用,他們內斂而不張揚,淳樸簡單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兒一樣美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了這一段,你覺得哥廷根之美,還美在什么?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讓學生感悟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德,并能以此為契機,教育學生做一個有美德的人,在學校里學會關心老師和同學,在家里,能夠多替爸爸媽媽想想,為他們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