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墻技藝,想象“刷子李”刷墻時的風采。
2、能抓住重點句段反復朗讀,體會文章是怎樣表現“刷子李”的技藝高超的,感受獨特的語言韻味。
3、認識課文中的6個生字,摘錄描寫精彩的句子。
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
2、平時我們怎么稱呼數學老師的?以此類推,姓李的老師稱李老師,姓李的會計稱李會計,姓李的廠長稱李廠長。今天我們課文中出現了這么個人——刷子李。
猜一猜,他是做什么的?
3、“刷子李”,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稱呼。知道嗎?“刷子李”可不像李會計、李廠長一樣,只要是姓李的粉刷師傅就可以這樣叫。只有這個人刷墻的技術特別好,才能叫“刷子李”。比如:做豆腐特別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頭特別好的,姓陳德任叫“剃刀陳”……
4、那么“刷子李”他的技藝到底有多高?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二、簡介馮驥才及本文出處。
馮驥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他長于天津,對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懷著一種近乎狂熱的激情。他以學者式的淵博和填密,有條不紊為天津文化傾注著心血:他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過搶救性考察;他寫過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說,如《神鞭》《三寸金蓮》《俗世奇人》等,從而挖掘天津人的集體性格,展示這個城市的形態和靈魂。其實,這些已超越了學術范疇,它對延續歷史文脈、保持個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進天津未來發展等,都具有深層的意義……
本文選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國初年天津衛市井生活為背景;天津衛,天津的舊稱,是東南水路的門戶,有守衛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碼頭。馮驥才偏愛寫“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碼頭上的人,一強活不成,不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張”等。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要讀得流利。
1、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正音,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字的讀音:蘸(zhàn)和。╤è)著琴音 必得(dě) 發怔(zhèng) 調(tiáo)漿 天衣無縫(fèng)
3、說說“刷子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學生可以自由說說初讀課文后的感受,談談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用課文里的話來說。
4、再讀課文,畫出能表現“刷子李”技藝高超的語句。
四、課堂交流,深化感悟
“刷子李”的技藝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現在哪些地方?根據學生所畫句子,順勢導入以下兩個話題的討論:
話題一:黑衣服的描寫
1、文中多次寫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們發現了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