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25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第一課時教材簡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書第十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組單元以異國風情為主題,力求通過文本為學生打開一扇異國文化的窗口,引領學生去自主領略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北大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短文,語言精美雋永,意境淡雅悠遠。文章先點明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兩次到德國的所見所想,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作者像拉家常似娓娓講述著德國的風景民俗,又像在品一杯清茶似回味著一個通俗易懂、意味深長的哲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課文特色,以本年段教學目標為根本,扎實語言文字訓練,將學生帶入“異國風情”的主題學習。本課教學重點是從詞句入手引領學生去揣摩含義深刻的詞句,積累優美語言;教學難點是從看似平淡的語句中體會蘊含哲理和情感,在與文本對話中讓學生受到啟發與教育。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比較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在學習本課時,學生可能對異國的風情民俗缺乏感知,對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運用缺乏了解,對揣摩文中蘊涵的情感和哲理缺乏深度。因此,在設計本教案時,力求通過多媒體、情境創設、課外資料補充等多種手段,協助教師與學生共同走入文本,品評與感悟。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及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脊梁”等詞語。
2、抓住主要內容,了解異國風情的獨特魅力;品評重點詞句,感悟“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的境界。
3、感情朗讀積累優美語言,并從中體會蘊涵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朗讀與推敲中讀懂含義深刻的詞句,積累優美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蘊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啟發與教育。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查找自己喜愛的國家的相關資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歌為媒,步入“花!薄
1.導語: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北大教授季羨林先生的一篇短文,這篇短文讀起來象是在聊家常,通俗易懂,但其實,越讀越有味道,頗耐人尋味!想學這篇文章嗎?不急,我們先來聽聽音樂放松一下。
2.(播放音樂)師:這是老師最喜歡聽的一首英文歌曲,每次聽到它,總讓我想到異國那迷人的風情畫卷,想知道,老師最想去哪個國家游覽嗎?那就來猜一猜吧。(出示課件)學生猜,并說出猜出的理由。
3.齊讀課題,質疑。
4.小結:是呀,這課題就很值得我們去反復琢磨了,那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跟著本文的作者季羨林先生到德國去瞧瞧吧。
二、初知文意,重拾“花憶”。
1.師:請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1)學生自由讀文,指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