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課堂教學實錄
生(齊讀):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生朗讀全文)
師:孩子們,你們站在河邊,要到哪里去——
生(齊讀):我渴望到河的對岸去。
師:我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到河的對岸去呢?輕輕讀讀第一、第二節,看看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生輕聲讀)
生:我認為他想去對岸看看那些古怪的池塘。
師:怎么古怪?
生(讀):一群一群的野鶩飛到那里去。茂盛的蘆葦在岸邊四圍生長,水鳥在那里生蛋:竹雞帶著跳舞的尾巴,將它們細小的足印印在潔凈的軟泥上:黃昏的時候.長草頂著白花。邀月光在長草的波浪上浮游。
師:如果這么寫:“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這個高岸之后”,你們去的愿望還這么強烈嗎?
生:“據說”就是聽人家說的,因為光是聽人家說,就很想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生:你這么說就表示很肯定的意思,就沒有神秘感了。
師:哦,沒有神秘感了?哪兩個詞語有這么神奇的力量.能給我們帶來神秘感?
生:是“據說”和“藏”。
師:光聽人家這么說,自己沒看見.心里真癢癢,就真想去看看。耳聽為虛——
生(齊):眼見為實。
生:“藏”字還讓人感覺池塘似乎故意跟人們捉迷藏,不讓大家發現它。
師:確實是的,很有一種神秘的感覺。誰能讀出神秘感?(指名讀,指導聲音輕柔些。)
師:請大家繼續說說我為什么想到河的對岸去。
生:我想到對岸去是因為河對岸有更美好的生活。那兒有一群一群的野鶩,有茂盛的蘆葦,水鳥在那里生蛋;有竹雞跳舞,還有長草頂著白花。
師:是的。讀這樣的詩句總是叫人浮想聯翩。讀讀這幅美麗的自然風景圖.哪一幅場景最讓你浮想聯翩?(生自由輕聲讀)
生: “竹雞帶著跳舞的尾巴.將它們細小的足印印在潔凈的軟泥上”,這個場景很美。
師:我們來想象一下,跳舞……細小……足印……使人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好像看見一群芭蕾舞演員踮著腳尖,在轉圈。
師:請你讀出看芭蕾舞的感覺。(生讀)
生:“長草頂著白花”,花非常多,散發著芳香.很美。
生:我覺得黃昏時最美。
“黃昏的時候,長草頂著白花,邀月光在長草的波浪上浮游。”
師:有同學說長草就像帥氣的小伙、瀟灑的雜技演員,F在.帥氣的小伙要彬彬有禮地邀請美麗的月光姑娘來它們的波浪上浮游.誰愿意到前面來做個相邀的動作?(指名一男生做)還頗有點紳士風度呢。僅僅是一個長草小伙邀請月光嗎?
生:不是。書上說“長草的波浪”,密密麻麻很多長草在一起,風一吹,才會形成波浪。
師:噢,一大群英俊帥氣的長草小伙像雜技演員一般頭頂白花.向柔情美麗的月光發出邀請。這般景象真是迷人,怎不叫人向往!女同學一起朗讀。 (女生讀)
師:同學看,在對岸,白天,野鶩飛翔,水鳥下蛋,竹雞翩翩起舞;黃昏,長草白花,月光浮游,遠處,豺狼叫喚。當然.肯定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生物。從它們的生活中你覺得那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生:我覺得那兒很悠閑自由。
生:我覺得那兒很快樂,大家要怎么樣就怎么樣,沒有誰來管。
師:“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這叫自由。那兒野草叢生.是個荒野,是個自然的世界,各種生命都能在那兒自由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