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課堂教學實錄
出示: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于是.懷著一種隱秘的向往
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
——王家新《在山的那邊》
師:你們覺得這兩個孩子像嗎?
生:我覺得像,他們都是懷著一種向往。
師:向往什么?
生:文中的小孩想到彼岸去,詩中的小孩想到山的那邊去。都想探索奧秘。
師:他們都想探索未知?粗@兩個孩子渴望的眼神.我覺得這兩個孩子越來越熟悉了。而且一下子想起了很多很多的孩子,你們有這樣的感覺嗎?
生:我想到了我自己。因為我有時候為了發現一些東西不惜一切代價。
師:原來你就是那個小孩。
真高興,那個小孩就在咱們班。
生:我覺得我們全班同學都像那個小孩。比如我們班有同學喜歡畫畫?释蔀橐粋畫家。
那就是他的對岸。再比如我的同學喜歡小制作。雖然他的爸爸媽媽不怎么贊成怕影響學習,但小制作給他帶來了快樂,我覺得那也就是他的對岸。
師:說得多好啊!其實我們全班同學、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這種幻想、求索,都做過這樣的夢。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個小男孩在家門口泥水地里瘋玩.濺得滿身泥水,突然,他興奮地大喊:“媽媽。我要到月亮上去了!”媽媽一邊做飯一邊說: “別忘了回來吃飯啊!边@個孩子。就是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你看,那個美好神秘的對岸在河的那邊,在山的那邊,甚至在月亮上。其實,它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你們認為是哪兒呢?
生:都在心里。
師:這是一個人心靈世界的此岸和彼岸。千百年來,人類總在不停地追問: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回家。就在這種不斷的穿梭、往來、對話中,你成了一個心靈的擺渡者,我們應該做這樣的船夫。讓我們盡情誦讀全詩吧!
(生激動地齊誦全詩)
六
師:我們應該記住這位給我們帶來美好享受、啟發我們不斷思考的智慧老人、印度“詩圣”——泰戈爾。(顯示泰戈爾像)還應該記住他的這本散文詩集——《新月集》(顯示封面)。
當然,還希望大家記住《新月集》中的這個故事,一個孩子、一條河流跟一條渡船的故事。
課文:
我渴想到河的對岸去。
在那邊。好些船只一行兒系在竹竿上:人們在早晨乘船渡過那邊去,肩上扛著犁頭,去耕耘他們的遠處的田:在那邊,牧人使他們嗚叫著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場去;黃昏的時候,他們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這長滿著野草的島上哀叫。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據說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這個高岸之后。
雨過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騖飛到那里去。茂盛的蘆葦在岸邊四周生長。水鳥在那里生蛋;竹雞帶著跳舞的尾巴。將它們細小的足印印在潔凈的軟泥上;黃昏的時候,長草頂著白花,邀月光在長草的波浪上浮游。
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過來,.渡過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兒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詫異地望著我。
太陽升到中天.早晨變為正午了,我將跑到你那里去,說道:“媽媽。我餓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樹底下,我便要在黃昏中回家來。
我將永不像爸爸那樣。離開你到城里去做事。
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鄭振鐸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