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夢》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閱讀詩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種子在困難環境中仍懷揣夢想,樂觀向上的精神。
2、學習本詩的比喻、擬人的表現手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種子在困難環境中仍懷揣夢想,樂觀向上的精神。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種子在困難環境中仍懷揣夢想,樂觀向上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師生在課前收集資料了解文革,了解柯巖。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柯巖的詩歌《種子的夢》。
2、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在寒冷的冬季,種子默默地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里,吸收養分,積蓄力量,夢想著自己發芽、長葉、開花、結果……
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種子的夢。
二、品讀詩歌
(一)學習前四小節,低沉有力地讀,體會環境的惡劣、艱難,但種子不懈努力。
a、環境的惡劣
1、默讀一小節,你準備怎樣讀?為什么?
生讀,談感受
寒冷——冰冷冰冷的世紀
出示:冰冷 冰冷冰冷 對比讀,在讀中體會疊詞加深了冰冷的程度
漫長——世紀
世紀:為什么不說是冬天,而是一個世紀?世紀是多少時間?(100年),種子在土里生長需要100年才能發芽嗎?——這是種子的感覺,一個冬天,對于種子卻感覺是一百年,多么的漫長呀。
2、還有哪些詞語讓你印象深刻?
褐色褐色的土地——埋藏在土里,四周一片漆黑,也許還被壓在大石塊下無法動彈,無法見到陽光,無法呼吸新鮮空氣。
小小的沉默的魚——多美的比喻句呀,你體會到什么了?(種子很小,很孤獨,沒有人說話,很寂寞)
3、種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你想說點什么?你能會一個詞來說說種子生活的環境中面臨的困難嗎?
寒冷、孤獨、害怕、度日如年……
4、帶著感受讀一小節,抽后讀一小節,齊讀。
b、種子不畏艱難
1、種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是怎樣做的?自由讀2、3、4小節,勾畫出種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是怎樣做的詩句,簡單批注自己的感受,再大聲朗讀。
2、出示:讓夢兒孕育在我的心底 我一點一滴地積攢力氣
生交流感受: 夢想 努力 熱愛生活 思念陽光
3、學完前四節詩,你感覺這是一粒怎樣的種子?寫下你的感受,交流(配輕音樂)
c、走近柯巖
1、課件出示:我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我們中國的古代人把綠綠的小樹稱之為柯;巖呢,當然是大大的堅硬的石頭。巖石上是很難長出樹來的。因此,凡是能在巖石上成活的樹,它的根須必須透過巖石的縫隙尋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須加倍的頑強……
2、讀到這兒,聯系這粒種子,聯系課前收集的資料,柯巖的筆名,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明確:柯巖在詩歌中以種子自喻,柯巖就是在一個冰冷冰冷的世紀,為了沖破土層的壓力,一點一滴地積攢著力氣,這就是柯巖,在困難中,不懈努力,始終懷揣夢想,熱愛生活的柯巖。
3、請帶著剛才的感受,用身處困境的柯巖內心獨白的語氣再讀1—4小節。(低沉而有力)
(二)美讀7—8小節(輕松、歡快、夢幻)
1、種子有怎樣的夢想呢?自由讀7—8小節。
種子的夢想:長葉——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