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鵝》的教學設計
過 受到金奎叔是啟發 后 來:不欺負牛,不怕鵝 (12——13自然段)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感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感悟“我”怕鵝,鵝欺負“我”,以及金奎的確很強,而鵝很弱小的不同表現。。3、通過重點關鍵的語句的理解,明白我對牛和鵝前后態度變化的原因,知道從不同角度出發,對事物認識不同,產生的結果就不同。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感悟我被鵝追趕的一次經歷中 ,“我”怕鵝,鵝欺負“我”,以及金奎的確很強,而鵝很弱小的不同表現。教學難點:通過抓重點關鍵、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明白我對牛和鵝前后態度變化的原因,知道從不同角度出發,對事物認識不同,產生的結果就不同。教學準備:相關課件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 1、板書課題 2、承上啟下的談話: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牛和鵝》這篇文章,上節課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剛開始作者對牛和鵝的態度是不怕牛,而怕鵝,后來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就是因為一次被鵝追趕的經歷,受到了金奎叔的啟發,這節課我們就來走進這次經歷,齊讀5——11自然段 1、齊讀課題 2、隨著老師的敘述回顧上節課的內容。齊讀5——11自然段。 呈上啟下,直插重點段落。 二、學習9——11自然段理解我和金奎叔的對話 1、在這次被鵝追趕的經歷中有那些段落是我和金奎叔的對話?(重點關注:瀏覽找段) 2、 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我和金奎叔的對話。(重點關注:讀出感悟) 3、邊讀邊思考。(重點關注:從我和金奎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我和金奎叔對鵝的態度分別是什么?) 1、生瀏覽,找段,匯報 2、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思考。 3、交流我和金奎叔對鵝的態度分別是什么。 通過分角色朗讀,在讀中感悟我和金奎叔對鵝的不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