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雨港基隆》分段練習談針對學情調整教學策略與閱讀思維訓練
反思:學情是一切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剛接手的班,有一個了解的過程,課堂教學生成的細節具有學情診斷的功能,教師應該抓住這些細節調整教學策略,如果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改變原來的設計,甚至付出更多的精力與時間也是在所不惜的。 附《雨港基隆》原文如果有人去基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帶雨衣.基隆的雨像不測的風云一樣,即使是烈日當空,誰能擔保半小時或幾分鐘以后,不會大雨傾盆呢? 當岸上的人都在被雨淋的抬不起頭來,都在詛咒著天公無情的時候,我卻暗暗的高興.居然在半小時之內我看到中國臺灣天氣的各種變化:原來是蔚藍的天,遠處,海水和天一樣碧藍,突然一陣大雨降下,海面被朦朧的輕霧籠罩著,海潮發出怒恐.站在岸上那些沒有帶傘穿雨衣的人,馬上成了落湯雞.船里人正在替岸上人萬分著急的時候,雨又像用到切斷似的突然停住了.幾分鐘之后,也許又會下大雨,也許是絲絲的細雨,也許是陰云密布,整個海面都被霧封鎖,使你的眼睛應接不暇.這種千變萬化的自然美景,如果不細細體會是很難領略到的. 其實,基隆的雨景,還有比這更美的呢! 那聚集在電線上的雨點,恰似五線譜上的全音符,一串串地排列著,又像珠子在那里游行,有時慢慢地向右邊移動,接著又轉到左邊來,有時左右兩邊的水珠同時都向中間聚集,然后匯成一顆大水珠降落在馬路上.雨越大,水珠自然也越多,降落得也越快. 如果你站在基隆公園獅頭山上的山頂上看雨景,那更是美到了極點! 一陣傾盆大雨降下來,恰似從天上撒下大大小小的珠子.它們在海水里沸騰\翻滾,他們在跳躍,它們在怒孔,它們在歌唱.這時候,也許你正躲在一株大樹下躲雨.雨點打在樹葉上的聲音,山洪暴發似的聲音,小溪澗里流水的聲音,這又是另一種天然的音樂在合奏著雄壯優雅的交響樂. 就在這時,雨忽然停住了,海里翻滾著洶涌的浪濤,樹上滾下亮晶晶的水珠,碧草擺動柔軟的軀干,棲息在樹葉下的小鳥振一振兩翼,啪的一聲又向遠處飛去了.這時一束強烈的日光,沖出了云層,仿佛向大海示威似的,將漫山遍野照的通紅.在海上,又是另一翻景色,海濤在日光的反照之下,現出五色燦爛的花紋,恰似孩子們玩的萬花筒,起著各種不同的變化. 如果是晚上,基隆的雨景更美更壯麗,更令人感到驚奇!那一艘艘泊在海里的艦船,像神話中的龍船,那些透亮的電燈照耀得海上如同白晝,到映在水里的光彩,不住地搖晃著,恰似海龍王宮殿里的神燈.再把視線轉到街市把,那燈光輝煌的地方并沒有什么稀奇,倒是那兩排特別整齊的路燈,實在太美,太神秘,它們是迷途者走向光明之路的象征.每次到基隆,晚上回來的時候,我特別欣賞這兩排路燈,這是基隆市特有的景物,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