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關的燭光》教案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詞,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生死攸關、絕妙、厄運”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閱讀,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靜,體會法國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3、對人物有自己的評價,并能從中感受到課文中人物在危險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與勇氣。
4、學習母子三人對祖國的熱愛和機智勇敢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
抓住母子三人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語句,體會人物的沉著、機智、勇敢。從而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生死攸關的燭光。
2、解題:“生死攸關”是什么意思?燭光為什么會導致生死攸關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1、檢查預習情況
指名認讀詞語:盟軍 檔案 揉皺 燈芯 俘虜 厄運
生死攸關 不堪設想
說出對重點詞語的理解
2、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補充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資料。什么地點?都有誰?學生說出,指導讀一讀地名、人名,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讓我們走進課文,關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運。
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保護的是一份怎么樣的情報?為保護絕密情報,伯瑙德夫人想了一個怎樣絕妙的辦法?
指名讀課文
學生默讀3~7小節(jié),看看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了幾次令人緊張的變化?
組織學生交流,把握三處:(1)當?shù)萝姲严灎T點燃;(2)當?shù)萝姲汛迪ǖ南灎T重新點燃;(3)當端走的蠟燭被德軍奪回。
2、文章情節(jié)富有如此曲折的變化,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這支小小的蠟燭,這微弱的燭光已經(jīng)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緊密相連,那么,當危險步步逼近時,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樣和敵人巧妙周旋的?邊讀邊畫出表現(xiàn)情況危急的語句,認真體會當時的那種緊張氣氛。指導朗讀,讀出緊張、恐怖的氣氛。范讀。
母子三人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畫出描寫伯德瑙夫人一家動作、語言的句子,并用最簡短的語言概括出來。 抽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并相機板書。
伯諾德夫人:用油燈換蠟燭。
大兒子:端燭臺被搶下。
小女兒:拿蠟燭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