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關的燭光教學實錄
同學們,大家好。剛剛老師走進教室的時候看到大家一張張笑臉,我能感覺到你們的生活是幸福和快樂的。在六十多年前二戰時期,有一對年紀和你們相仿的兄妹,他們沒辦法和你們一樣坐在課堂中無憂無慮的讀書,卻在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和平和尊嚴不被侵犯而與侵略者進行著堅苦卓絕的斗爭。今天讓時間倒流,回到六十多年前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法國,繼續跟隨博瑙德夫人一家走近這扣人心弦的故事——《生死攸關的燭光》上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齊讀)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到了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你概括的很簡潔,但這樣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三言兩語怎能說明,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的3-7小節,看看故事情節發生了幾次令人緊張的變化?
生匯報
師:表揚你,善于提煉關鍵詞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很好。能像他這樣在試著說說嗎?
(生說 師板書)
師:文章情節富有如此曲折的變化,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這樣可以代表故事主要情節發展的曲線叫做情節曲線,可以幫助我們清晰地將故事情節表達出來。同學們,今天我們故事的主線,就是這被點燃吹滅再點再息被奪終被端走的蠟燭,那伯瑙德夫人一家為保護這蠟燭都作了些什么呢?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別著急回答,試著自己讀一讀文章,別忘了邊讀邊做批注,尤其要關注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清楚了嗎?
師:找到嗎?
品讀第三節
1、語言:
師:短短幾個字,實則不簡單,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讀讀伯瑙德夫人的話想想應該怎樣讀 123
師:同學們的朗讀處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過,盡管咱們的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不引起德軍的懷疑
師:說得對。只要我們的朗讀處理都是圍繞這一點的,那么就都是允許的。下面,請你們想著這個目標,按照自己的處理方式各自朗讀這句話
師:剛才我們抓住了人物的語言,能抓住其中的動作神態等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嗎?
動作:(急忙)取、(輕輕)吹。
緊急時刻一個急忙,一個輕輕,多么矛盾的對比!矛盾嗎?
盡管事情危在旦夕(在“急忙”下加點),但是伯諾德夫人卻不動聲色(“輕輕”下加點)。讓我們再讀好這段話。(指出示的段落,齊讀)
師:看的出,盡管情況危急,但她還能表現得平靜,機智,真是了不起。書上說,危機似乎過去了?真的過去了嗎?從哪看出來的?
生:德軍的眼睛
師:當時的氣氛如何?能用一個詞說一說嗎?
生:緊張
師:從哪看出來的?
生:我從…(課件鐘聲)
師:是啊,蠟燭在一寸寸燃燒,厄運在一步步逼近,每一聲滴答聲都仿佛是一記重錘敲在一家人的心上,你來讀讀這句話!你也來試試。
師:是啊,此時的蠟燭就像懸在伯諾德夫人一家人頭上的利劍,就像會隨時爆炸的炸彈,情況多么危急啊!你來讀讀看!再請你讀讀!
師:同學們,對比前文,一家三口的生命將告結束的后果,此時博瑙德夫人同樣預料到了后果,什么樣?
生:不堪設想
師:什么叫不堪設想
生:想都沒法想
師:難道這個情報真的這么重要嗎?
師:老師為大家查到一份二戰時期的資料……你們知道嗎?這次戰役蘇軍勝利的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掌握了敵人大量的資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這個道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很難想象如果秘密泄露,在這樣龐大的數字上,會增加多少, 此時此刻,你眼前這搖曳的燭光還僅僅是一家三口的性命嗎?是啊,這燭光簡直可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興亡,真可謂是生死攸關啊!
再讀讀文章的這段話吧!
總結:博瑙德夫人的努力失敗了,生的希望漸漸遠離,生命終結(死)的陰影又籠罩在一家人的頭上,那么危急之時?誰又站了出來保護蠟燭呢?我們繼續來匯報!
語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 我知道他要借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