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生死攸關的燭光》說課稿(通用3篇)
北師大小學語文《生死攸關的燭光》說課稿 篇1
一、把握課標、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死攸關的燭光》是北師大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跡,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文共7個自然段,按記敘順序分為兩部分內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紹了伯瑙德母子三人參加了秘密情報的傳遞工作,以及他們保護情報采用的方法;接著詳細介紹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樣想盡辦法、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最終使情報安然無恙的保存下來。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從三個維度設計了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聯系課文內容對重點詞語進行解釋。
。2)技能目標:能聯系課文具體內容進行解釋,并能結合表演深入體會“輕輕地”、“從容地”、“鎮定地”等詞語的內涵。
。3)情感目標:感悟母子三人的愛國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母子三人語言、神情、動作等所表現出來的沉著、機智、勇敢。難點:體會法國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二、發揮主導,說教法
1、創設情境,感受危機
由于本文是距離學生非常遙遠又特殊的時代的故事,對于毫無體驗的他們,唯有情境的再現才能使他們有更大的觸動。因此在新課伊始我創設了以下情境:a、播放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施暴的畫面,配上音樂,加以收集來的資料解說,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初步感受德軍的殘暴。b、以“如果生活在戰爭時期,你要為國家收藏一些絕密情報,你會藏到哪兒?”這一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引起爭論。并牽引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生命懸于一燭”“戰斗的勝敗懸于一燭”“國家安危都懸于一燭”的危急形勢。使學生很快進入到與文本相應的氛圍中,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并為體會主人公的勇敢、機智、鎮定作好鋪墊,萌發探究故事發展的興趣!
2、以讀為主,師生互動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物我回響交流的過程”。由于各人經驗、體驗、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對話”的結果必然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在課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讓出來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使學生在自己閱讀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構建自己的認識。然后通過教師的“挑撥離間”引導學生再與文本對話,尋找說服對方的理由,讀中探究,以讀促悟,以想象補白促悟,在師與生的對話中得以引領,使人物形象浮出水面,并使學生在人物的品質面前怦然“情”動,這樣,教學重點已初步突破。
三、突出主體,說學法
為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
1、合作學習法
組織學生交流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敵人周旋,他們各是怎樣表現,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表達,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想象。
2、情感體驗法。在深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人物,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表演話劇,使學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身臨其境,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
3、辯論法。絕密情報最終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到底是誰挽救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呢?通過這一問題的創設,生與生在討論中激發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在辯論中所積蓄的對人物的贊賞之情、敬佩之情噴薄而出,實現以情激qing,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抗拒戰爭、渴望和平思想的教育。
4、創造法。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通過老師稍稍的把關后,做自己想做的,學生興趣倍增,使課文完而情不滅,并能通過一些實踐作業去感染更多的人!
我的設計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教學流程
。ㄒ唬┣榫充秩 聚焦“危急”
1、播放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施暴的畫面,配上音樂,加以收集來的資料解說,使學生置身情境,初步感受德軍的殘暴。
2、如果生活在戰爭時期,你要為國家收藏一些絕密情報,你會藏到哪兒?
3、母子三人現在處于什么樣的情境?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呢?
。ǘ┍嬷懈形 感受形象
情勢是如此危急,母子三人的生命與這生死攸關的燭光生死與共,怎么辦?怎么辦?母子三人是如何與德軍周旋的?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當危險步步逼近時,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樣和敵人巧妙周旋的?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可以在課文旁邊寫寫自己感受。
2、小組交流:三人的動作、神情、語言等方面的表現,強調重點詞語的作用。
3、班里匯報
(1)伯瑙德夫人的表現,“輕輕地”說明了什么?
。2)兒子雅克的表現,“從容地”說明了什么?
(3)小女兒杰奎琳的表現,“鎮定地”說明了什么?
4、思辨:“絕密情報最終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到底是誰挽救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呢?”
a、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b、學生快速讀課文,找需要的內容,仔細琢磨,尋找理由說服對方。
c、討論:母親,兒子,小女兒各自的表現
d 引導學生歸納是:全家人的貢獻,小女兒起了關鍵作用。
5、句式練習
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在這場沒有硝煙卻又扣人心弦的戰斗中,勇敢機智的一家人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選擇一個你印象最深的人,仿照句式說一兩句話。伯腦德夫人……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兒子雅克……女兒杰奎琳……
。ㄈ┛垲}抒懷 提煉重點
過渡:同學們,我們共同感受了一個驚險而感人的故事,你的腦海出現的最多是什么?
1、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如此危險的情勢卻被母子三人化解了,他們是靠什么做到的呢?(熱愛祖國)
3、此刻,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呢?學生暢說。
(四)學做導演 情感體驗
1.假如將這個扣人心弦的故事編成劇本來演出的話,你認為可以安排幾個場景?
2.假如請你來做導演,每一場戲該怎么演?認真閱讀課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然后設計表演的要領。
3.組織學生交流伯瑙德夫人與敵人周旋的表演,重點關注“輕輕地”,討論:為什么要輕輕地吹滅蠟燭?
4.在學生“導演”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表演。
。ㄎ澹┩卣寡由 作業開放
1、小結: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1周年之際,讓我們發出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遠離戰爭,擁抱和平!
2、猜一猜:下一次的絕密情報會藏到什么地方?
3、《生死攸關的燭光》永遠亮在我們的心里,帶給我們永恒的感動與震撼。知道了這個故事,同學們下課后最想干什么呢?學生自由設計作業。
板書設計:
北師大小學語文《生死攸關的燭光》說課稿 篇2
《生死攸關的燭光》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跡,歌頌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導入新課時,為什么我要創設情境呢?來播放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施暴的畫面,加以收集來的資料進行解說呢?為了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德軍的殘暴,為了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體會到當時危機時刻的危險,為學習課文內容,感悟人物的品質奠定基礎。由于本文是距離學生非常遙遠又特殊的時代故事,對于毫無體驗的他們來說,唯有情境再現才能使他們的心靈有更大的觸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為什么上課我采用這種板書呢?這種板書是緊緊抓住課題和課文的中心內容設計的。點燃、吹滅、重新點燃、端走、奪回、端上樓。這幾個動詞即與主要人物行動密不可分,又是伯瑙德夫人一家當時在危機關頭與敵人做斗爭機智、勇敢和鎮靜優秀品質的集中體現,又正對應課題的生死攸關,也暗示伯瑙德夫人一家當時的危險處境,更凸顯主題。
這單元的主題是危急時刻,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危急時刻不要驚慌失措,要沉著機智地應對,同時感受到人物此時的人格魅力。為了使學生結合課文理解什么是危急時刻?什么是生死攸關?我在教學中抓住以下幾點:第一緊抓住課題“生死攸關”這是全文的題眼,讓學生理解字面意思,初步感知課文的重難點,又可順利過渡到下文的學習。第二讓學生找出自己感到緊張,感到扣人心弦的語句,來反復讀,來感受體會,并且要聯系這半截藏有情報蠟燭的重要性,這樣對生死攸關的理解就有了語言環境。
尤其在講解到“一旦這個情報中轉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設想的”。設問:“請聯系后果來用不同語言具體描述這后果是什么”。學生在開始描述時只局限于課文內容,例如伯瑙德一家人要送命。我引導學生聯系情境導入環節中的圖片和資料介紹再做思考,學生順利說出了各種后果,發散了學生的思維,理解了不堪設想一詞,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由于教學時我緊緊抓住生死攸關,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而達到理解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在來學習伯瑙德一家人面對危險是如何做的,感受他們優秀的品質就容易多了。當然,對于這堂課我也進行積極的反思。在高潮部分由于時間的關系,突出的不夠,學生朗讀訓練不夠。這些都有待于不斷的思考。
最后感謝這次素質大賽,為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展示自己的平臺,謝謝!
北師大小學語文《生死攸關的燭光》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生死攸關的燭光》選自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7單元,本單元在于引導學生: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在危急時刻不要驚慌失措,要沉著機智地應對。這是一篇主體課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個家庭里母子三人用機智、勇敢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故事,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者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神情、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精神面貌,課文雖然篇幅不長,但情節驚心動魄,扣人心弦,人物形象感人至深。
。ǘ┙虒W目標
課標明確要求: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會正確書寫本課生字,理解“生死攸關”等新詞。
2、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在危險時刻要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4、通過續寫課文,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ㄈ┙虒W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理解“生死攸關”,體會人物形象。我將通過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來突破重難點。
這篇課文,我將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生字、理解新詞,了解課文故事背景,并通過初讀,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今天我要說課的是課文第二課時。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能通過閱讀初步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式,并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并初步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使學生挖掘課文的深刻含義。
三、說教法及學法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時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盡可能多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教學時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上我將采用創設情境法,使學生入情入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開始本課時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方法,從而深化主題,使學生關注人物“外靜內急”的心理,并認識到:在危急時刻要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最后,挖掘課文蘊含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品質。引導深入探究,要求學生想想在這個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你最佩服誰?可以采用組內討論,班級交流的形式進行。由讀到說再到寫,在教學的最后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升華情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說教學程序
語文課就是學生與文本、與同學、與教師進行心靈對話的歷程。在此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方法,經歷學習過程。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步內容。
第一步:創設情境,談話導入。(大約用時2分鐘)
我將在音樂和圖片創設的情境中導入本課學習。適當的音樂配以課文圖片,給學生創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將學生深深的吸引到課堂上來。課前激qing的導語不僅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而且巧妙搭建了學生同課本的橋梁,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第二步:精品細讀, 體會情感。(大約用時27分鐘)
課標明確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的第二步教學設計立足點在于: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整個過程為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新課標”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產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這一部分內容中,我設計了3個環節。
1、默讀課文第3-7自然段,勾畫出能夠體現當時緊張氛圍的詞句。
2、交流匯報。(這一部分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我將投影出這樣三個交流的要求:
(1)匯報劃出的詞句。
(2)邊讀邊講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并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進行朗讀訓練的指導。
學生通過匯報交流會說出“緊張”,“一波三折”等詞句,這些詞句就可以凸現當時的緊張氣氛。
在學生邊讀邊講對詞句的感悟時,我將通過抓關鍵詞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深刻理解“生死攸關”。
我預想學生會找到這樣三個句子:
a.“燭光搖曳著,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成了這房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b.“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時刻!
c.“突然,小女兒杰奎琳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
如果學生首先找出第一個句子,我將抓住“最可怕”這個關鍵詞語進行指導,“為什么說它最可怕?”“你能想象此時此刻這母子三人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嗎?”讓學生體會、感悟這小小的半截蠟燭關系著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從而提煉出“生死攸關”這個詞語,于是,緊緊扣住《生死攸關的燭光》這個題目繼續后面的學習。
我將提問學生“文中還有哪些語句可以體現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讓學生通過自學、交流的方式,并配合自由讀、賽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指導,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死攸關”的含義,更深入地體會到人物表面平靜自若而內心波濤洶涌的巨大反差,從而體會這里對比手法運用的好處:能夠更加突出故事情節的矛盾沖突。
3、積累詞匯,語文延伸。
在明確了“生死攸關”的含義后,我將設計一個拓展環節,讓學生說出其他表現這個意思的成語。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深刻理解,學生將會積累“命懸一線”、“扣人心弦”等詞,并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通過這樣的拓展訓練,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詞匯的訓練融為一體,這是語文教學的延伸。
。ㄍㄟ^學生的交流,我相機板書“吹熄---重新點燃---繼續燃燒---拿走熄滅,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課文得到主要內容。)
第三步:求異暢想,升華情感。(大約用時10分鐘)
聯想是文本延伸的一種方式,利用文章結尾留有空白的特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人物內心的真實狀態,達到情感的升華。先說后寫,做到讀寫結合,增強了學生寫作的欲望,讓學生充分表達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獨特感受。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語文發展創造條件,并且讓學生深入人物內心。教學上利用多媒體手段,使語文、音樂和美術的交融恰到好處,為升華主題,激發情感創造條件。
通過教師升華主題的精彩總結,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在這個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最令你佩服的人是誰,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并全班交流,從而感受人物品質。課堂完成一部分交流,未完成的作為家庭作業繼續完成。
學生可能更容易傾向于小雅克和小杰奎琳,我將適時指導,伯瑙德夫人在這場戰斗中也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與其品質。
。ńY合學生的交流,我將相機板書“沉著”“冷靜”“機智”“勇敢”這些表現人物品質的詞。)
四、說作業(1分鐘)
任選一題,完成練習。
(1)、在這個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你最佩服的人誰?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完成課堂練筆。
。2)、假設你就時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敵人走后,你們母子三人會說些什么?
請寫下來。
。3)、設想一下,當蠟燭熄滅后,故事會怎樣發展呢?請續寫故事。
首先,我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針對那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讓他們在課堂討論之后進行寫作,降低了難度。面對大部分能力中等的學生,我設計了第二個問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第三個問題可以滿足那些表現欲、求知欲較強的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以作業超市的形式,給不同層次的孩子選擇的空間,讓學生在激qing飛躍的課堂中,與文本進行“心靈的對話”。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課文擴寫、續寫,不僅滿足學生表達的欲望,而且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在危急時刻表現出來的超乎尋常的智慧。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珍視學生的生成性體驗,共同經歷一次原汁原味的“語文學習”。
五、說板書
生死攸關的燭光
冷靜 機智
沉著 勇敢
(簡筆畫)
吹熄 ----- 重新點燃 ----- 繼續燃燒 ----- 拿走熄滅
這樣設計是讓學生通過自學、交流的方式,抓住關鍵詞句,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
六、教學效果預設
最后,對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是這樣預設的:
1、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可充分融入到課文氛圍中去,用心去讀,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使整個教與學的過程融為一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2、通過抓住關鍵詞,進行朗讀指導,達到以讀促悟的效果。
3、最后利用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特點,達到促進學生寫作發展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