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老人的禮物》教學案例評析與反思
師:說得也是事實。不過,一年有四季,季季皆不同。我想,你能體會到這一點,就更能珍惜那些相對比較“好”一些的季節和時光了。
生:天冷也不一定是壞事。去年那場雪是我第三次看到雪,感覺好爽啊!
師:老師小時候每年都能見到雪,可是現在地球變暖了,雪少見了,于是你們只要能見著雪都能覺著是一種幸福,是吧?
生:是的。我以前很怕寫作文,可是那次雪后卻一連寫了兩篇關于雪的文章呢!我想,今后我再也不怕寫作文了。
師:一次下雪帶來一次轉機,一次習作換來一份自信。祝賀你!(師生握手)
生:我也要感謝去年天冷下雪,因為我就是在那時才清清楚楚地見到了冰水混合物的樣子,我還用溫度表量過,真是零度,常識課本上寫得沒錯!
師:喲,看來咱們班不但將出現小作家,而且將誕生科學家呢!
……
[自我評析]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唯此方談得上讓學生快意解讀、個性放飛。這里,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教材的“頭”上“動土”,敢于質疑甚至“挑戰”文本,其用意就在于要讓學生充分展現其生命的“原生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又被一一喚起并被“悄悄”融入語文學習的“軌道”之中。確實,課堂“動”起來了,教學也就“美”起來了!
【片斷三】主題拓展——跳出文本想人生
師:《時光老人的禮物》是一首非常美的詩歌,而今天你們大家在課堂上的表現則比詩歌還要美,還要精彩。你們能不能來說說今后的打算呢?
生:我準備在今年暑假里好好地再練一練毛筆字,因為原來我就是有基礎的,只是前一陣自己放松了些,我要再接再厲!
生:我以后早上再也不睡懶覺了,我要利用早上的時間來背《唐詩三百首》。
生:我以后再也不老玩游戲機了,因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師:要是再這樣“游”下來,就沒“戲”了,是吧?(笑聲)
生:(不好意思的)是。
……
師:同學們,其實,你們的努力就是回贈給時光老人的最好禮物,也是送給父母、老師、朋友等所有關心你的人的最好禮物。老師期待并且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更多的精彩!
[自我評析]
葉瀾教授曾明確提出“生命體”的概念,倡導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從生命成長的高度關愛學生的發展。作為承載著“為學生生命奠基”這一重任的語文教育,更應著眼于為他們一輩子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一目標,因為對學生而言,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讓我們記住一句話:“學語文別忘了想人生。”
【教學反思】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只要能留住那一份應有的“真”就應屬“不虛此‘課’”,著名特級竇桂梅就曾說過:“寧要真實的缺憾,不求虛假的完美。”應該說,“零提問”策略的實踐任重而道遠,以上的教學也遠非十全十美,但從本案中,似乎能讓我們有如下幾點啟示:
1、學生為主。課堂不是教師的舞臺,而是學生的天地,課文中規范、精美、鮮活的語言,正是學生精力、智力、心力等的主要投放地和施展區。因此,教師必須特別重視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姿與文本進行足夠的“親密接觸”。只要教師能“放手”、“放心”,那學生的閱讀收獲也必能讓你“舒服”、“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