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評課稿
《游園不值》向我們描繪了一副無邊無際的春天的畫卷,詩人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懷,《游園不值》一詩則通過一枝紅杏,傳遞著春天的信息,表露的是詩人驚喜的心情。盡管寫作角度不同,然而表達的都是詩人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體情悟情,去接受詩句中蘊含的情感信息,去貼近詩人的情感,努力找到情感的生發點、契合點,使教師、詩人、學生的情感在同一水平線上共振。
1)導語激情。教師的導語起著有效的激情作用,關鍵是要吐真音、抒真情,才能打動人。關牧村的歌聲動人之處便是真、有個性。傳神的導語起到了指點江山、冰消雪化的神效。
2)媒體激情。適時使用媒體,能起到很好的激情作用。讀“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句時,教師可適時打出圖片,當學生一下子看到繁花似錦的景象,好象整個春天一下子呈現在了眼前,情緒會一下子激動起來,爭相動情朗讀,通過自己投入、動情的朗讀,“萬紫千紅”這個詞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了。
3)朗讀激情。朗讀應引導學生讀出情: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讀出形,邊讀邊在頭腦中過電影、畫畫。使“萬紫千紅”這些詞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讀出神,悟出語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如“一枝紅杏出墻來”通過對“出”字的朗讀把握,體會“出”為什么讀得那么有力、帶勁,領悟到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