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飛天》教案
在“神六”航天員選拔的日日夜夜里,聶海勝想得最多的是:“我要去飛!”
然而,他參選航天員卻遇到點小小的“麻煩”。
當選拔人員來到聶海勝家,妻子聶捷琳才知道這件事。選拔人員反反復復地問聶捷琳是否同意讓丈夫當航天員,她就是不松口。
聶捷琳不同意的理由很簡單,當飛行員妻子的壓力就已經讓她喘不過氣兒來,“航天員這種事中國人沒做過,太危險了,我擔心。”
部隊領導也舍不得放走這個優秀飛行員,他英勇排險的經歷已成為這個部隊英雄主義教育的典范———
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聶海勝駕機飛向4000米高空時,發動機突然停車了。瞬間,飛機儀表盤顯示出轉速、高度驟然下降,艙內溫度急劇上升。他一邊鎮定地向地面報告,一邊努力排除故障。所有的辦法都嘗試過了,飛機卻還在下墜。“跳傘!”地面指揮下達了命令。但聶海勝實在不愿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要把飛機開回來!他試著讓飛機滑行,但因距離太遠沒有成功。
800米、600米、500米……地面的農作物撲面而來。急劇下降的飛機帶來巨大的超重感,動一下都很困難。聶海勝忍受著強烈的過載,強行拉下彈射開關,接著他出現了瞬間黑視,什么也不知道了……
當睜開眼睛,聶海勝發現自己掉在了稻田里。飛機摔在距離自己100多米遠的山溝里,深深地扎進土中。他再定睛看看自己,除掉了一只鞋,哪兒都好好的。
聶海勝沉著冷靜地處置險情,想盡一切辦法挽救飛機的勇敢精神,受到部隊黨委的表彰,他被榮記三等功。
參選航天員,聶海勝期待已久。他十分執著,即使妻子說出離婚的氣話,他也毫不動搖:“婚我是絕對不離,參選我是絕對要去!”
面對祖國的神圣召喚,面對風險莫測的飛天旅程,聶海勝義無反顧地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他說:“如果選不上,我毫無怨言,但是若不敢挺起胸脯去應選,我會為自己感到羞恥。”
妻子被這位熱愛飛行的男子漢深深打動了。
1998年1月,費俊龍、聶海勝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千錘百煉意志如鋼
神舟六號飛船起飛9分多鐘后,進入地球橢圓軌道,費俊龍、聶海勝立刻進入失重狀態。
突然,他們產生了錯覺,身體仿佛倒了過來,渾身有一股難以言狀的不適感。他們馬上意識到,這種失重狀態如果延續下去,就會導致“空間運動病”,給執行任務帶來嚴重后果。于是,他們強迫自己設想是在模擬器上靜坐,極力調動自己的意志力,抵抗環境的束縛……幾分鐘后,他們恢復了狀態。
10月17日4時13分,神舟六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的“黑障區”,空氣像一堵堅硬的墻壁,迎頭猛烈撞擊著飛船,巨大的過載沖擊讓飛船產生明顯振動,噪聲增大,舷窗外火焰濃烈。
此時,在北京飛控中心的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領導和工程技術專家們都為兩名航天員捏著一把汗。
當飛船穿過黑障、接到費俊龍“感覺良好”的報告時,飛控大廳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航天英雄楊利偉在回憶他在太空的這段經歷時說:“很難受,很要勁,很耗體力,需要靠頑強的意志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