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課堂實錄
這是一篇散文,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成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片段一:審題導入
出示課題:音樂之都維也納
師:齊讀課題
看著這個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生:“都”就是大城市,維也納是一座聞名世界的音樂城
生:我知道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
生:我知道維也納風景優美,有一條多瑙河穿城而過(預習過課文了吧?)
生:我知道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過獨唱音樂會(你知道得還真不少呢。不簡單)
生:我知道在維也納,每年都要舉行新年音樂演奏會
師:看著這個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
生:課文是怎么來介紹這個音樂之都的?
片段二:抓關鍵語句,理清文章脈絡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看看文章是按“總分”結構來寫的?找出課文總寫的句子,分述的句子。
生:課文是圍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這句話來寫的。
生:分述的句子是“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生:“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更加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片段三: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過渡:課文從四個方面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你最喜歡哪一點,請多讀一讀,看看你喜歡的這點又是從幾個方面來說明的,然后我們交流。
生:我最喜歡“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因為音樂已經融入了維也納人的生活,每天都有音樂的陪伴,多美呀。(文中有一個詞語,寫出了在維也納生活的人們,時刻都能聽到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
生:“隨時”。(“隨時”說明了什么?)
生:維也納人每時每刻都能聽到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就連人們在散步時,也有音樂相伴。(這優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來自哪里呢?)
生:來自公園里的露天音樂演奏會(你見過露天演奏會嗎?我們這里的公園里有什么?)
生:沒見過,我們這里的公園里有游樂場、還有許多吃的東西。(看來我們這里的人都喜歡吃和玩呀!在維也納,公園里三個一群,五個一簇,都在演奏著高雅的樂曲,他們并不是賣藝,而是一種個人愛好,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娛樂休閑的方式。在習習的晚風中,維也納的空氣中彌漫著花草的芳香,傳入耳朵里的是優雅的音樂,可見,維也納人酷愛音樂。這高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還來自哪里?)
生:來自家庭的室內演奏(我們這里家人團聚的時候做什么?)
生:聊天、打麻將、打撲克、喝酒、喝茶、抽煙(我們中國有中國人的習慣,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維也納的每個人都會演奏樂曲,家人團聚最好的娛樂方式就是演奏樂曲,這已經成為“傳統”。這高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還來自哪里?)
生:來自集會、慶典甚至是政府會議的前后。(由此可見,維也納人對音樂的酷愛已經成為悠久的“傳統”,成為不變的“慣例”。所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