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5份
師: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最柔軟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她讓你任意地索取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這一種愛,叫“母愛”讓我們感謝我們的母親,感謝她給予我們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深沉的愛,感謝她給予我們的啟蒙教育。
三、總結延伸、布置作業
1、練筆: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在母親節里,好好回憶一下,你的母親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給過你哪些幫助?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寫封感恩信。
2、閱讀《月光啟蒙》的姐妹篇。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課文語言優美,其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值得好好體味。
2.文中插圖精美,在指導讀書感悟時,可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內在意蘊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一課大家和老師一道伴著柔和的月光走進了作者童年時的籬笆小院(出示課文插圖),看著這溫馨的畫面,你會想些什么?或是想說點什么?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浸透著母親無數的心血與汗水,蘊含著母親無盡的牽掛與關愛)
2、這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個籬笆小院,與這對母子倆,一同分享他們的快樂!
二、品讀課文,感悟真情:
1、師:作者成年以后,回憶起自己童年的夏夜,總是充滿深情地說:“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投影,生朗讀)是什么讓作者對童年的夏夜總是念念不忘,覺得那樣的夜晚永遠是“美妙”的呢?
2、生自由朗讀課文,用筆圈劃
師巡視,相機點撥。
3、學生分小組交流,傾聽他人意見。
4、進行全班交流:
a: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景色美)
b: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上一件白色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
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母親形象美是樸素的,純潔,神圣的。)
c: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那芳香的音韻。
1)讀一讀從中你知道什么美?
2)體會到什么美?(嗓音甜甜,深情的。)
3)輕輕地讀出這種感受。
4)讀完后你覺得哪個詞顯得很特別,特別的亮眼?(芳香)
5)為什么呢?。引出并理解“芳香”:芳香是鼻子聞,而這兒指的是什么?
6)是阿這是聽了歌謠時讓作者的內心充滿了芳香。這里“芳香”意思是:對世界對人生懷有一種美好的情感。不是嗎?不然哪有這樣的詩句: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去吧,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7)同學們,你們見過芳香的歌謠嗎?那么芳香指的什么/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