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禮貌教學實錄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禮貌”課題
師:做手勢讓學生起立。
師:做手勢讓學生坐下。
師:剛才老師和同學們的這種課前問候有沒有禮貌?
師:滿意嗎?
師:為什么?
師:那我們再來互相問候一次,好不好?
師:同學們上課。
師:同學們好,同學們請坐(做請坐的手勢)。
師:這次老師有禮貌嗎?
師:滿意嗎?
師:是啊,這就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美德。如果沒有了禮貌,人與人之間會變成什么樣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談禮貌》這篇課文(板書課題:20、談禮貌)。屏幕出示課題20、談禮貌
二、通讀全文,感知文章之法
同學們,這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就是向別人說清楚一個道理的文章,這類文章,大致包括三部分(板書):一,推出道理 二,舉例論證 三,歸結總結
現在,請大家打開書,把課文認認真真的讀一讀,弄清楚這三個問題(屏幕出示,學生齊讀):
請同學們自行閱讀課文,完成以上三個要求,完成后請舉手,開始。
師:這篇文章作者推出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你來說(指名一個舉手的同學)。
師:說的好不好。
師:你是這節課中第一個讓我們大家欣賞的同學,掌聲送給他。
師:誰能把這個句子縮一縮,讓它更簡明精煉?(板書:禮貌是優良傳統)
師:作者為了說清楚道理,他共列舉幾個事例?板書:故事1、故事2、故事3
師:哪三個?誰來說第一個?表揚“聰明”。(板書:牛皋、岳飛問路)
師:誰來說第二個?表揚“好樣的”。(板書:小朋友道歉)
師:第三個?表揚“進步很快”。(板書:周總理慰民)
師:課文最后歸納總結的一句是……大家一起說!
師:(板書:關系更和諧 生活更美好)
師:(指著以上板書)以上就是《談禮貌》這篇說理性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寫法——先推出要講的道理,然后從不同的幾個角度選擇恰當的事例進行論證,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三、以點蓋面,理解“禮貌“之意
師: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為了推出自己的道理,他引用了一句古訓,是哪句?(屏幕出示:古訓: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師: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
師:“色”字本來有幾種意思屏幕出示,在這句古訓里,它應該是哪種?
師:對。同學們現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師:大家一起來把這句古訓大聲的讀兩遍,把它記在心里。
師: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這是君子的作風,是禮貌的表現,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那么,禮貌,真的是好東西嗎,它的作用和好處又在哪里呢?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列舉了三個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這三個故事,看看“禮貌“是否就真的這么好。先來看第一個故事:牛皋、岳飛問路。
四、精讀故事,感受“禮貌“之好
(一)感悟故事一:牛皋、岳飛問路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教師簡介牛皋與岳飛
3、學生自主朗讀本段。要求: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讀好。
4、出示語句學生賽讀: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老人不但沒有給他指路,反而生氣地罵他是個“冒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