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裝滿昆蟲的衣袋
一.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從閱讀課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從小養成愛科學、愛自然的志趣。
2. 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現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學課文。
2. 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萊昂 小溪 紡織娘 厲聲 垃圾 鳥棲蟲居 蠕蟲 嗬 蝸牛
(2)釋詞。
小溪縱橫 鳥棲蟲居 甜滋滋 厲聲 褲兜 中毒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二) 理清文章脈絡。
1. 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 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序號。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境。
第( )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 )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
(三) 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 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二.教學過程:
(一)精讀第一段。
1. 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 聯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地哪句話來寫的?
3. 齊讀第一段。
(二)精讀第二段。
1. 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 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 學習第一層。
(1) 指名讀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 重點研讀第二層。
①輕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③說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④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⑤讀讀第5自然段。“這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