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 (第二課時)
裝滿昆蟲的衣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法布爾“背者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的無窮樂趣。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對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培養仔細觀察,孜孜以求的良好習慣 。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緊扣“裝滿昆蟲的衣袋”引入課文。
1導入: a猜謎語。b師:看來同學們對昆蟲都有著一定的了解。(出示課件3蟲鳴)是不是覺得今天的教室有點特別?誰注意到了?(生答:是蟲子的叫聲。)
師:蟲子們怎么會擁到我們的教室里?是什么人或什么吸引了這些小精靈?(生答)
上一堂課我們認識了法布爾,他是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出生在法國南部一個名叫圣萊昂的小村子里,那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第一小節.
師: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村子?(出示:課件第一自然段)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圈劃重點詞語.
朗讀體會這段話體會環境的優美.
過渡:是呀!法布爾從小生活的環境是那么優美,讓我們用朗讀來體會那里環境的優美.
師(設疑:作者為什么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法布爾從小生活的環境這么美麗.(我認為:生活環境對他將來能夠成為昆蟲學家有著很大的影響)
你還從這段文字中讀懂了什么?(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師:是的,正因為他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所以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昆蟲學家.后人是怎么樣來紀念他的呢?
讀讀課文第十一節。
(后人為了紀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兩個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滿了許許多多的昆蟲。)
2為什么人們要強調法布爾的衣袋?
(因為法布爾愛昆蟲,衣袋中經常裝滿昆蟲。)
二、 抓住“迷”,理清課文。
1喜歡看球賽的人,我們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歡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爾我們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蟲迷)
三、學習第2—10節。
過渡:法布爾是一個昆蟲迷,那課文到底寫了法布爾的一些什么事呢?默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是個昆蟲迷?
a、 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b、 法布爾放鴨子后經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1、大家講得真好,那課文是怎樣具體寫的呢?首先我們讀一讀2、3自然段,用筆劃出能表現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句子.
2、討論交流。
生:我覺得法布爾觀察昆蟲很著迷。我是從“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活,發現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這句話看出來的,他為了觀察昆蟲,居然連回家都忘了。
生:我從“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F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這一句感受到法布爾很執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在仍在尋找。我從“終于”這個詞感受到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師:你們想想,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布爾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叢里的小蟲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癢,但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忍著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