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通用13篇)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詞。
3、通過閱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迷戀、癡迷,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迷戀、癡迷。
難點:課題為何叫“裝滿昆蟲的衣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揭題。通過預習,你對法布爾有什么了解?(昆蟲學家 對昆蟲非常著迷)
補充: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被人稱為“昆蟲漢”, “無與倫比的觀察家”。他就是法布爾。
從小就對昆蟲著迷,到長大成為昆蟲學家,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嗎?讓我們一起走近法布爾。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 圣 萊昂(第一節(jié);為什么開頭要介紹這些?生活環(huán)境對他成為昆蟲學家有一定影響) 小溪 紡織娘(圖片介紹) 厲聲 垃圾
書寫:萊 菜 厲 歷
二類字詞正音。
2、下面老師來欣賞大家讀課文了,自由選擇你喜歡讀的段落。 8’
三、精讀課文:
1、法布爾為什么能取得成功,成為著名的昆蟲學家?找出文中能體現(xiàn)他愛好昆蟲的詞語(引導學生挖掘“著迷、迷戀、癡迷”)
比較這三個詞語。
體會:著迷:對事物產(chǎn)生難以舍棄的愛好。
迷戀:對某一事物過度愛好而難以舍棄。
癡迷:深深地迷戀。
你能說他是尋常的喜愛嗎?那就讓我們?nèi)タ纯捶ú紶柺侨绾螌ハx著迷、迷戀、癡迷的,也許我們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他取得成功的秘密。
2、請專注地讀讀課文,畫出你認為能夠幫你找到答案的語句,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學生自讀勾畫。
交流:文章主要通過哪幾件事來表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非常著迷的?
①法布爾找到紡織娘。(2-3)
②放鴨子時他采集了許多昆蟲,但父母卻不理解他。(4-10)
3、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讀讀勾畫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1)出示“法布爾說的話”:
a、誰來讀讀法布爾的話?(指名讀)
b、你認為這段話該怎么讀?說說自己的理由。(激動、欣喜若狂、興高采烈……)
[出示] 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她,花叢里經(jīng)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F(xiàn)在,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
(“三天前”、“終于”就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仍在尋找,可見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個水落石出,決不放棄。)板書:鍥而不舍 探究
c現(xiàn)在你們都是法布爾,發(fā)現(xiàn)了自己己經(jīng)找了三天的小昆蟲,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課文第4自然段:
不是在放鴨子,而是……(引讀第4自然段) 板書:認真細心 觀察
他是如此認真、細心地觀察,除了看到螺殼、游魚、蠕蟲,還看到了什么呢?(插上想象的翅膀。)
。3)第10自然段:可是父母的責罵絲毫沒能阻止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以后每次放鴨,他仍然興致勃勃地揀那些“沒用的玩意兒”,背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
板書:執(zhí)著 追求
5、現(xiàn)在,你一定知道了法布爾的衣袋里究竟裝了些什么了吧?(昆蟲、貝殼、彩色石子)從鼓鼓的、鼓鼓囊囊的可以看出數(shù)量多、種類多。這些在爸爸媽媽的眼里是什么?指名讀爸爸媽媽的話。
而在法布爾的心中,這些被父母視作“沒用的玩意兒”卻是“心愛的小寶貝”。找找看,哪些語句能夠體現(xiàn)他確實把這些當作是心愛的寶貝?
交流:
①小甲蟲
、跐M載而歸,甜滋滋
、垭y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流,很不情愿地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
。ㄗァ昂懿磺樵浮、“心愛的小寶貝”、“放進”)指導朗讀。
、芸墒歉改傅呢熈R絲毫沒能阻止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以后每次放鴨,他仍然興致勃勃地揀那些“沒用的玩意兒”,背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
由此可見,法布爾對昆蟲是多么的——?(體會“癡迷”)
6、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之后法布爾便沉迷于對昆蟲的研究……(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1)讀到這兒,大家肯定對法布爾的雕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理解為什么人們要在雕像上特別突出兩個鼓鼓囊囊的衣袋嗎?(法布爾正是通過自己的鍥而不舍地探究、執(zhí)著地追求才取得輝煌的成就的,這兩個鼓鼓囊囊的衣袋正象征著他的可貴精神。)
(2)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正是這種對科學的摯愛,法布爾創(chuàng)造出了輝煌的成就。
四、課外拓展:
1、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閃爍的目光中,我知道大家己經(jīng)對法布爾所奉獻一生的昆蟲世界產(chǎn)生了興趣,為了滿足大家的需要,老師推薦一篇選自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中的文章——《蟋蟀的住宅》。
2、課后去細細地讀讀,再一次去深深地體會那“裝滿昆蟲的衣袋”。甚至也可以學著自己觀察,寫寫昆蟲小日記。
板書:
癡迷 進入科學的殿堂
迷戀
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鍥而不舍 探究
認真細心 觀察
執(zhí)著 追求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2
五上備課參考大全(之一) 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 《裝滿昆蟲的衣袋》綜合資料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從閱讀課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科學、愛自然的志趣。 2. 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二. 教學過程:(一)導入。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F(xiàn)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 1. 自學課文。 2. 檢查自學情況。(1)生字詞正音。萊昂 小溪 紡織娘 厲聲 垃圾 鳥棲蟲居 蠕蟲 嗬 蝸牛(2)釋詞。小溪縱橫 鳥棲蟲居 甜滋滋 厲聲 褲兜 中毒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二) 理清文章脈絡。 1. 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 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男蛱枴5冢?)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第( )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第( )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三) 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 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二.教學過程:(一)精讀第一段。 1. 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 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地哪句話來寫的? 3. 齊讀第一段。(二)精讀第二段。 1. 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 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nèi)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 學習第一層。(1) 指名讀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2) 重點研讀第二層。 ①輕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③說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④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⑤讀讀第5自然段。“這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 ⑥畫出描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⑦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3)過渡:法布爾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況,結果怎樣呢? ①“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請你畫出有關的語句并朗讀。 ③“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掉他口袋中的東西時的情景的?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⑤我們從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話中可以看出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呢? ⑥畫出相關語句后朗讀。 4.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閱讀。(三)精讀第三段。齊讀第三段,談談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四)總結談話。 1.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個方面? 2. 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 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4.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此外,還有什么命題方法嗎?(1) 用人物的話語做題目。(2) 用人名做題目。
教后記: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3
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二課時)
溧陽市永和小學 王遠林
一:聯(lián)系舊知,課題導入。
板書課題:裝滿昆蟲的衣袋 齊讀課題。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法布爾給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褲兜里經(jīng)常裝滿昆蟲;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板書:著迷。師:你最著迷的是什么?(“書迷”“球迷”“電視迷”)
那么我們可以說法布爾是——“昆蟲迷”
二、抓住重點,精讀體悟。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是通過兩件事情來寫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你能說說其中的一件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決定教學順序)
。ㄒ唬⿲W習第一個故事。(抓紡織娘)
1、默讀課文2、3兩小節(jié),用線畫出能體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句子,多讀一讀,看看你能體會到什么?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可以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2、集體交流
師:你畫的是哪一句?能讀給大家聽一聽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決定教學順序)
“瞧,我抓到了那之會唱歌的蟲子!
師:你體會到什么?(法布爾的喜悅、興奮)
師: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瞧、會唱歌)
師:你能再讀一遍嗎?注意你剛才所說的詞語該怎么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好,好在哪兒?你能說說嗎?
——不好,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她——”
師:你體會到什么?(留心觀察、認真執(zhí)著、遇事喜歡弄個明白,喜歡探究問題的真相)
師: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三天前、就、動聽的)
師:你能再讀一遍嗎?注意你剛才所說的詞語該怎么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好,好在哪兒?你能說說嗎?
——不好,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現(xiàn)在,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
師:你體會到什么?(喜悅,親昵地稱之為“歌唱家”)
師:你能體會到此時有什么樣的感覺嗎?(如釋重負)
師:你有過這種感覺嗎?具體說一說,在什么時候?(經(jīng)過努力自己獨立解決了難題之后)
師: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終于、歌唱家)
師:你能再讀一遍嗎?注意你剛才所說的詞語該怎么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好,好在哪兒?你能說說嗎?
——不好,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暮色籠罩四野——法布爾卻不見了——”
師:你體會到什么?
。ǚú紶柼兆碛谛蕾p他的紡織娘中,根本不知道天色已晚)
師: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暮色籠罩四野、法布爾卻不見了)
師:此時此刻,你想到哪些詞?(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全神貫注、樂不思歸)
師:你能再讀一遍嗎?注意你剛才所說的語句該怎么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好,好在哪兒?你能說說嗎?
——不好,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昆蟲呢?能讓法布爾這么喜愛、興奮,樂不思歸?請找到描寫它的語句讀一讀,再看看插圖認真欣賞一下。
師:你認為怎么樣?(美)美在哪兒?
——全身翠綠,觸角細長;會發(fā)出動聽的聲音。
師:你能通過你的讀讓大家感受一下紡織娘的美麗嗎?(學生朗讀)
師:難怪法布爾這么喜歡它呢?同學們喜歡嗎?讓我們一起讀出自己的喜悅之情!——齊讀。
。ǘ⿲W習第二個故事。(捉小甲蟲)
師:幼年的法布爾就能從觀察、欣賞小昆蟲中尋找自己的樂趣,真是令人欽佩!隨著年齡的增長,法布爾該幫著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他還會對小昆蟲著迷嗎?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二件事。是什么事?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這件事的?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4——10節(jié),把你認為能體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句子畫下來,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法布爾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包上——裝進——打算——”
師:你看這兒一連串用了許多表示動作的詞,你能畫出來嗎?從這些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悉心保護,害怕自己的小寶貝受傷)
注意:“好好”的讀音
讀出喜愛之情。
師:法布爾這么細心保護,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寶貝呢?
生讀:一只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一只比櫻桃還要小的小甲蟲;一只比藍天還要藍的小甲蟲。
師:真漂亮!難怪法布爾這么悉心的照顧它。
師:作者還寫了這個小甲蟲的動作,你能找到嗎?
板書:“掠”師:知道是什么意思嗎?誰從天空中掠過?(小燕子)
師:這么小,飛得又這么快?法布爾為什么能把它捉住,你能從文中找到相應的詞語來解答嗎?(細心觀察 周圍的一切 撲 敏捷)
師:這些詞讓你明白了什么?(法布爾觀察仔細、身手敏捷)
師:我們來讀一讀,體會一下法布爾的細心,法布爾的敏捷。
師:這天下午,法布爾就捉了一只小甲蟲嗎?
師:我們的法布爾喜歡的東西可多著呢!讀“這一天,他還撿了——甜滋滋的”
師:我們看,生活對于法布爾來說是多么的美好。】墒巧顝膩砭筒皇且环L順的,有甜蜜,自然就有苦惱,作者還寫了什么呢?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第七小節(jié):
師:是誰說的話?你從中讀懂什么?你仿佛看見一位什么樣的父親?(暴跳如雷、氣急敗壞。)
師:法布爾是他心愛的兒子呀!他為什么要罵法布爾是“可惡的小傻瓜”,還怒氣沖沖地責罵他。難道他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嗎?(虎毒不食子;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恨鐵不成鋼!叫他放鴨,他卻——真是不務正業(yè);父親想讓他——改邪歸正,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師:你能從文中找出父親生氣的理由嗎?(第四節(jié))
你能用上“要么… 要么…”再把這節(jié)話讀一遍嗎?
師:法布爾簡直就是不務正業(yè),難怪父親這么生氣。你能把父親這種心情讀出來嗎?
指名讀,評價讀。
師:母親按說是溫柔善良的代名詞,知子莫如母,法布爾的母親肯定了解自己的孩子,支持自己的孩子,是嗎?(他與父親一樣不理解法布爾;厲聲責備;害怕自己孩子的小手中毒!)
師:你能把母親這種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評價讀。
師:此時此刻,法布爾的心情怎么樣?——難過極了。
師:他難過什么?(父母的不理解,不支持;自己的寶貝,舍不得丟掉;擔心自己小寶貝的命運。
師:所以他——(齊讀)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
師:他把這些在父親眼里“沒用的玩意”扔掉了嗎?(扔了;不是扔,而是“放進”)
師:不是用“扔”,而是用“放進”,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試想一下:他會怎么放呢?
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法布爾難受的心情,齊讀。
師:在父母堅決的反對聲中我們的法布爾是否就放棄了自己對小昆蟲的喜愛了呢?齊讀第10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法布爾對昆蟲仍舊著迷,只不過有地上轉為地下而已?梢娝麑π±ハx的迷戀)板書:迷戀
三、學習最后一節(jié),總結課堂。
師:過渡:父母的責備,沒有讓法布爾放棄、退縮,只要有機會,他就—— 正是這種對昆蟲執(zhí)著的迷戀,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 齊讀最后一節(jié) 。 (板書:癡迷)
師: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讀懂了什么?
師:如果請你為法布爾的雕像起個名字,你準備給他起個什么名字呢?
2007年9月20日 學校語文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內(nèi)容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4
一.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從閱讀課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科學、愛自然的志趣。
2. 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 教學過程:
。ㄒ唬⿲搿
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現(xiàn)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學課文。
2. 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萊昂 小溪 紡織娘 厲聲 垃圾 鳥棲蟲居 蠕蟲 嗬 蝸牛
(2)釋詞。
小溪縱橫 鳥棲蟲居 甜滋滋 厲聲 褲兜 中毒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ǘ 理清文章脈絡。
1. 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 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男蛱枴?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 )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 )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
。ㄈ 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 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二.教學過程:
。ㄒ唬┚x第一段。
1. 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 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地哪句話來寫的?
3. 齊讀第一段。
。ǘ┚x第二段。
1. 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 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nèi)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 學習第一層。
。1) 指名讀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 重點研讀第二層。
、佥p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谀x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壅f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芫唧w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葑x讀第5自然段!斑@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
、蕻嫵雒鑼懛ú紶栂矏劾ハx的語句。
⑦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3)過渡:法布爾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況,結果怎樣呢?
、佟皾M載而歸”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谒麧M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請你畫出有關的語句并朗讀。
③“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課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掉他口袋中的東西時的情景的?這些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菸覀儚牡谑匀欢蔚哪男┰捴锌梢钥闯龇ú紶枌ハx非常入迷呢?
⑥畫出相關語句后朗讀。
4.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閱讀。
。ㄈ┚x第三段。
齊讀第三段,談談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ㄋ模┛偨Y談話。
1.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個方面?
2. 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 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4.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此外,還有什么命題方法嗎?
(1) 用人物的話語做題目。
。2) 用人名做題目。
相關資料
走近昆蟲大師--法布爾
法布爾(1823~1915年),通常稱作若盎-昂利·法布爾,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國南部圣雷翁村一戶農(nóng)家,童年在鄉(xiāng)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于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業(yè)士學位、數(shù)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57年,他發(fā)表了處女作《節(jié)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1879年,著名的《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他終于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鐘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后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鐘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于荒石園。
法國文學界曾以"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為稱號,推薦他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上н沒來得及做最后決議,便傳來法布爾已經(jīng)離開的消息。
人們曾稱法布爾是"昆蟲觀察家",到晚年公認他為"昆蟲學家";他去世后,人們在一段時間里稱他為"昆蟲學家、作家",后來又把他稱作"作家、昆蟲學家"。這些稱號,對法布爾來說都是當之無愧的。 ——資料來源于網(wǎng)上
板書設計
法布爾:著迷——迷戀——癡迷-----濃厚興趣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5
姜平
裝滿昆蟲的衣袋
海門市四甲中心小學 姜平
預設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 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 迷戀 癡迷)
2、法布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b、把你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同學聽,并說說你劃出它的理由,聽一聽別人對你的朗讀評價;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閱讀是學生帶有個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與知識閱歷的不同,面對相同的文字,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不盡相同。課在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使他們在總體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定下與文本對話的情感基調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
2、教會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我只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樣讀中,引導學生去領悟文字中間蘊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內(nèi)心體驗,更完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與“訓練”并重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绷η蟀选案形颉迸c“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引導、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放飛學生的靈性!
作者郵箱: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6
裝滿昆蟲的衣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法布爾“背者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的無窮樂趣。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fā)對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仔細觀察,孜孜以求的良好習慣 。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緊扣“裝滿昆蟲的衣袋”引入課文。
1導入: a猜謎語。b師:看來同學們對昆蟲都有著一定的了解。(出示課件3蟲鳴)是不是覺得今天的教室有點特別?誰注意到了?(生答:是蟲子的叫聲。)
師:蟲子們怎么會擁到我們的教室里?是什么人或什么吸引了這些小精靈?(生答)
上一堂課我們認識了法布爾,他是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出生在法國南部一個名叫圣萊昂的小村子里,那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第一小節(jié).
師: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村子?(出示:課件第一自然段)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圈劃重點詞語.
朗讀體會這段話體會環(huán)境的優(yōu)美.
過渡:是呀!法布爾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是那么優(yōu)美,讓我們用朗讀來體會那里環(huán)境的優(yōu)美.
師(設疑:作者為什么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法布爾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這么美麗.(我認為:生活環(huán)境對他將來能夠成為昆蟲學家有著很大的影響)
你還從這段文字中讀懂了什么?(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師:是的,正因為他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所以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昆蟲學家.后人是怎么樣來紀念他的呢?
讀讀課文第十一節(jié)。
。ê笕藶榱思o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兩個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滿了許許多多的昆蟲。)
2為什么人們要強調法布爾的衣袋?
(因為法布爾愛昆蟲,衣袋中經(jīng)常裝滿昆蟲。)
二、 抓住“迷”,理清課文。
1喜歡看球賽的人,我們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歡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爾我們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蟲迷)
三、學習第2—10節(jié)。
過渡:法布爾是一個昆蟲迷,那課文到底寫了法布爾的一些什么事呢?默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是個昆蟲迷?
a、 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b、 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1、大家講得真好,那課文是怎樣具體寫的呢?首先我們讀一讀2、3自然段,用筆劃出能表現(xiàn)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句子.
2、討論交流。
生:我覺得法布爾觀察昆蟲很著迷。我是從“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nóng)活,發(fā)現(xiàn)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边@句話看出來的,他為了觀察昆蟲,居然連回家都忘了。
生:我從“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F(xiàn)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這一句感受到法布爾很執(zhí)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xiàn)在仍在尋找。我從“終于”這個詞感受到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師:你們想想,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布爾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叢里的小蟲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癢,但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忍著一動不動。
生:他發(fā)現(xiàn)紡織娘了,猛地往前一撲,可紡織娘一下蹦走了,法布爾膝蓋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爾發(fā)現(xiàn)了這只紡織娘,連續(xù)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叢中,觀察著它,常常連晚飯都忘了吃。
師:你們的描述讓老師好像看到了當時的情景,法布爾捉住這只紡織娘的確是不容易呀。你們能把這種很不容易的感覺讀出來嗎?
學生練讀2、3段(學生自由練讀)
師:看你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和你們一塊兒讀了,行嗎?(學生很高興)
師讀第二段:邊呼喊兒子“法布爾!法布爾!法布爾!”
生接著讀法布爾的話“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住了那只會唱歌的蟲子!” 師:怎樣的一只紡織娘?
想不想看看法布爾抓到的紡織娘?(出示課件)
師:這只蟲子真可愛!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來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原來是它呀!他是怎么找到這位歌唱家的?
生:他在草叢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師:看來,找到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難怪他這么高興呢!
師:誰能把法布爾的話讀好,最好還能加上點動作。(想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齊讀2、3段
師:法布爾就是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過渡:我們再來看看法布爾放鴨子的事。
1、讀課文4-10自然段
師:讀了第4小節(jié),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交流:
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法布爾喜愛大自然,
法布爾觀察細心(追問:你是從哪感受到的?“靜靜地、蹲下來”)
師:是呀,法布爾總是利用放鴨子的時間蹲下來觀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想象一下,他除了看到螺殼、游魚、蠕蟲,還會看到些什么呢?(交流)
說的真好,讓我們拿起書,來讀好這一節(jié)。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齊讀)
過渡:是啊,法布爾對大自然是那么的熱愛,因此,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許多難忘的事。下面法布爾抓小甲蟲的事情相信會讓大家更深的了解法布爾,了解他對昆蟲的著迷。
師:那么捉甲蟲這件事又從哪里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呢?
2、請一位同學讀讀課文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法布爾對昆蟲喜愛的句子,并想想是從哪感受到的,然后進行組內(nèi)交流。
師:(同學邊讀邊出示課件甲蟲)
△ 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好好欣賞。
師: 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著迷:圈詞:小寶貝、放進、包上、裝進、欣賞
師:從這些詞還能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什么?(對小甲蟲的珍愛)
師:你能把這種意思讀出來嗎?(練讀—指名讀—齊讀)
△ 他邊叫邊用小手……捉住了它。(撲、敏捷)從這兩個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法布爾看見甲蟲時的興奮,非常緊張這只甲蟲)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甲蟲?
△這只甲蟲……還要藍。
練讀,讀出小甲蟲的漂亮,指名讀。齊讀。
轉折:法布爾對昆蟲如此喜愛,這僅僅是“著迷”嗎?(是“迷戀”)
1、 什么叫“迷戀”?(對某一事物過度愛好而難以舍棄)
2、 讀句子可是父母的責罵……迷戀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ǹ梢娦》ú紶栄芯坷ハx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的行為受到了父母的阻撓;法布爾始終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執(zhí)著,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
3、 課文中的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小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并且堅持不懈地研究?
4、 自由讀課文的6、7、8、9、10自然段
師:這時候法布爾的心情不同的,請你來劃一劃,找一找。請你來說說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變化:捉小甲蟲時的“高興”“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責罵時的“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將“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仍然興致勃勃”地揀那些昆蟲,背地里“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
5、 △ 夕陽西下……甜滋滋 (出示)
找出描寫法布爾心情的詞 甜滋滋(出示)換近義詞。
為什么甜滋滋?結合理解滿載而歸(出示):裝得滿滿的回來,比喻收獲很大,聯(lián)系上文,裝了哪些東西?(小甲蟲、貝殼、石子)
指導朗讀:(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請看,法布爾的兩個衣袋塞得滿滿的,滿載而歸,心里是多么高興啊!誰能把這個意思讀出來。練讀,指名讀
6、過渡:可是當法布爾甜滋滋地回家時,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7、8節(jié)。
交流:等待他的是父親怒氣沖沖地責罵、母親厲聲地責備。
誰能通過朗讀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呢?(學生練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責罵過,你還記得你父母是怎么責罵你的嗎?你來模仿一下他們的口氣來讀一讀法布爾父母的責罵。指明學生讀。男女聲來讀一讀。
7、 過渡:聽出來了,父母可真生氣了?筛改赣趾卧,在他們看來沒有用的玩意兒在法布爾眼里卻是心愛的小寶貝,當聽到父母惱火又嚴厲地責罵時,他難過極了……(出示)
讀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到什么?
交流:心情難受,對昆蟲的熱愛。
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
8、 但是在這樣的責罵面前他又怎么樣呢?放棄還是堅持。
接讀:可是父母的責罵絲毫沒能——阻止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教師板書: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 )
9、 你能把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讀出來嗎?練讀第10節(jié)(指名讀、評讀)
齊讀6到10自然段。
四、學習第11自然段
過渡: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只能用“癡迷”來形容。
正是有了這種執(zhí)著追求,法布爾走進了科學的殿堂。(板書:走進了科學的殿堂)而今天人們印象中的法布爾就具有了一個典型特征--------(引讀)裝滿昆蟲的衣袋
①、請你再來讀一讀課題,思考一下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呢?換一個題目,例如,愛昆蟲的法布爾,法布爾的故事與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動形象的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癡迷。他時時刻刻都在鉆研著昆蟲
(表現(xiàn)人們對他在科學上那種執(zhí)著精神的肯定和敬仰)
5、現(xiàn)在讓我們再一起來好好看看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把他的身影牢記在心里。(出示課件)
五、總結全文
根據(jù)板書總結:本文通過寫法布爾熱愛觀察自然,特別是喜歡捕捉昆蟲的故事,說明一個科學家的成長,總是與他對某項事業(yè)的興趣和著迷有緊密聯(lián)系,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下面就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 一起美美的把課文讀一遍。
課堂練習:
1、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你翩翩飛舞著,美麗了人們的視線……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老師這還有很多的昆蟲,你們想看嗎?(出示課件)
2、課外,我們也觀察觀察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3、交流。
課外作業(yè):
推薦學生閱讀《昆蟲記》
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昆蟲的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 15裝滿昆蟲的衣袋
找紡織娘 著迷
觀察昆蟲 迷戀 (執(zhí)著追求,堅持不懈)
捉小甲蟲 癡迷 引進了科學的殿堂。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7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4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學情分析:
本課記敘了法布爾從小對昆蟲入迷的故事,課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但是學生的法布爾的了解比較少,要讓學生了解法布爾,對課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幫助,所以課前的準備工作要比較到位!課文的重點是第二段,要引導學生在認真閱讀中受感染,從中獲得有意的啟示!
三、教學準備:
卡片、搜集有關法布爾的資料、閱讀《昆蟲記》、《昆蟲物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并理解。
2、初讀課文,理清脈絡,精讀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法布爾的塑像圖片,介紹:
在法國,有這么一個人,人們?yōu)榱思o念他,給他塑了尊像。你們看,他的塑像有何與眾不同之處嗎?
2、觀察回答::他的兩個衣袋做得鼓鼓的,突出了。
3、質疑:為什么把他的衣袋做得鼓鼓高起?
他的一帶里裝的是什么?
他是誰?
……
4、板書:裝滿昆蟲的衣袋(學生朗讀題目)
5、再次質疑:衣袋里怎么會裝滿昆蟲的?
他用來干什么的?
……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音、形、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交流剛才提的問題。
3、簡單介紹: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
朗讀《昆蟲物語》中的片段
提供法布爾的相關網(wǎng)站和《昆蟲記》的相關網(wǎng)站,引導學生閱讀!
4、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詞:
小溪縱橫 花草叢生 鳥棲蟲居 全身翠綠 觸角細長 會唱歌
掠過 小 藍 金屬光澤 鼓鼓囊囊 甜滋滋 滿載而歸
開火車朗讀這些詞語、給詞語分類:法布爾的生活環(huán)境、紡織娘、小甲蟲、捉蟲后
交流理解這些詞語
再次出示一些詞語:
蠕蟲 嗬 蝸牛 萊昂 厲聲 垃圾 怒氣沖天 中毒
讀一讀、理解詞義
多音字:載 分別注音組詞
5、檢查朗讀情況:
你對哪一節(jié)印象深刻?或者最喜歡哪一小節(jié)?你來讀給大家聽!
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并講講每節(jié)的餓大意
指導讀準每個字音、讀通每一句話。
6、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交流)
三、 再讀課文:
1、默讀課文,看看文章是分幾部分來寫的?
2、交流:
一(1)法布爾小時侯的生活環(huán)境
二、(2-10)法布爾從小對昆非常著迷
三、(11)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
四、精讀第一段:
1、你能不能用黑板上的詞語連起來說一段話?
2、練習、交流:借法布爾的生活環(huán)境切入
3、其實,正是這樣一個環(huán)境,讓他的童年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樂園!課文哪里告訴我們了?找出來讀一讀!
4、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第一節(jié)
出示:法布爾(是) 。
結合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填空,體會:環(huán)境對法布爾的影響。
再次朗讀第一小節(ji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法布爾是 (口頭填空)
2、根據(jù)回答,相機板書:
著迷
你能從文中為它找出兩個近義詞嗎?(交流:著迷、迷戀、癡迷……)
二、細讀課文:
1、課文通過拿幾件事寫出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癡迷的?
快速默讀課文,交流:
、僬壹徔椖
、趯ハx有濃厚的興趣
、圩郊紫x被責罵依然癡心不改
2、小小組學習,從課文的具體事例中體會: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并說出你的理由,找出文中的關鍵詞句,可以在課文中做批注。
出示:法布爾是
交流:熱愛大自然、喜歡昆蟲、對事物好奇、意志堅定、執(zhí)著……
3、交流:
①一天傍晚,暮色……
(捉昆蟲很晚、不知不覺、著迷)
②三天前……現(xiàn)在……終于……
。ㄈ绾闷嫘闹、執(zhí)著)
、鬯养喿于s進……就……
(著迷觀察、抓住一切時間)
、茑!真漂亮!
。@奇、驚喜、喜歡)
、菟选胚M……包上……裝進……打算……欣賞……
。ㄐ老、喜歡、好奇)
、藓懿磺樵浮
⑦仍然……
(執(zhí)著、喜歡、癡迷)
三、小結:
1、引讀最后一小節(jié):是啊,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使( ) 。后人為了紀念法布爾,( ) 。
2、釋疑:為什么人們把他的衣袋做得高高鼓起?
3、齊讀最后一節(jié)
四、感知文章前后照應的特點:
1、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與前文有什么聯(lián)系?
2、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五、延伸:
1、你喜歡昆蟲嗎?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昆蟲的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
2、推薦閱讀《昆蟲物語》或《昆蟲記》
板書設計:
裝滿昆蟲的衣袋
法布爾 著名昆蟲家
著迷(迷戀、癡迷)
熱愛、好奇、執(zhí)著
…………
濃厚興趣
探究精神
執(zhí)著追求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8
預設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 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2、法布爾是一個癡迷于昆蟲的人,寫人離不開寫事,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幾件事反映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b、把你劃出的句子讀給組內(nèi)同學聽,并說說你劃出它的理由,聽一聽別人對你的朗讀評價;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閱讀是學生帶有個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與知識閱歷的不同,面對相同的文字,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不盡相同。課在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使他們在總體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定下與文本對話的情感基調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
2、教會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我只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痹谝淮未蔚男问蕉鄻幼x中,引導學生去領悟文字中間蘊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內(nèi)心體驗,更完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與“訓練”并重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力求把“感悟”與“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引導、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放飛學生的靈性!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9
15 、(教學設計)
武進區(qū)廟橋小學 王曉娟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主要敘述了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的兩件事。兒時的法布爾對昆蟲充滿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獨自尋找“紡織娘”,忘記了回家;八九歲時去放鴨子,他卻花了大量時間觀察昆蟲并把捉到的蟲子裝在了衣袋里,父親的責罵也沒有改變他對昆蟲的迷戀。課文并沒有寫法布爾是怎么成為一名昆蟲學家的,而是記敘了他小時候對小蟲子非常著迷的兩件事。這是課文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要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好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2、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3、學會搜集資料,通過課外資料的補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延伸,使課文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拓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
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fā),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內(nèi)心,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四、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熟讀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五、教學流程
。ㄒ唬、交流資料,,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1、聽一段錄音:《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斷——螳螂捕食蝗蟲
2、聽了這個片斷,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你們對法布爾有什么了解嗎?
(設計理念:學生課前已搜集了很多關于法布爾的資料,對法布爾的事跡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過什么方法搜集到資料的?
(設計理念:通過生生之間的交流,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了解資料的獲得有多種方法:到圖書館查閱.上網(wǎng)查詢等等。)
5、為什么法布爾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呢?相信我們讀了這個故事就會明白。.
。ㄔO計理念:通過《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斷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法布爾富有詩意的語言和他敏銳的觀察力。當學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關于法布爾的資料后,對法布爾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增強了學習本課的興趣。)
。ǘ、初讀課文,掃清生字障礙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準,課文讀通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后學生進行評議,評議重點是生字字音是否讀準
3、教師出示重點詞卡檢查:濃厚、訓斥、迷戀、怒氣沖天。
(設計理念: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是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自學、學生之間的評議及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掃除生字障礙)
(三)、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對小時候的法布爾有哪些了解?誰能用最簡單的話說一說。
2、通過剛才的讀書,同學們對法布爾有了初步的了解,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相信同學們對法布爾會有更多的認識。
(設計理念:學生在初讀課文之后對法布爾有了初步了解,對課文大致內(nèi)容有了整體感知)
(四)、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1、自由讀2、3段。
你們對法布爾有哪些了解?
說明:依據(jù)學生當時的讀書感受和情感表達的需要,教師結合重點做相機的調控。師生共讀、共議。交流的重點內(nèi)容及過程如下:
生:我覺得法布爾觀察昆蟲很著迷。我是從“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nóng)活,發(fā)現(xiàn)法布爾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這句話看出來的,他為了觀察昆蟲,居然連回家都忘了。
生:我從“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xiàn)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边@一句感受到法布爾很執(zhí)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xiàn)在仍在尋找。我從“終于”這個詞感受到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師:你們想想,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布爾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叢里的小蟲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癢,但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忍著一動不動。
生:他發(fā)現(xiàn)紡織娘了,猛地往前一撲,可紡織娘一下蹦走了,法布爾膝蓋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爾發(fā)現(xiàn)了這只紡織娘,連續(xù)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叢中,觀察著它,常常連晚飯都忘了吃。
師:你們的描述讓老師好像看到了當時的情景,法布爾捉住這只紡織娘的確是不容易呀。你們能把這種很不容易的感覺讀出來嗎?
學生練讀2、3段(從學生讀書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們對“三天前”“終于”這些重點詞都有了較深的感悟。)
師:看你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和你們一塊兒讀了,行嗎?(學生很高興)
師讀第二段,加上錄音(呼喊的聲音):法布爾!法布爾!法布爾!
生讀法布爾的話“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住了那只會唱歌的蟲子!”
師:這只蟲子真可愛!三天前,你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來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原來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叢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師:看來,找到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難怪你這么高興呢!
生練讀法布爾的話。(學生一個個興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動作,好像真的捏著那只好不容易捉來的紡織娘。)
(設計理念: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入情入境地與學生對話,激發(fā)起學生對話的欲望與熱情,在對話中學生自然地走進文本,與法布爾共同感受捉紡織娘的辛苦,捉住紡織娘的那份喜悅,所呈現(xiàn)的是師、生、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美麗場景。)
學生練讀2、3段
齊讀2、3段
師:法布爾就是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出示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ㄔO計理念:采用變序設計,立體解讀文本,第一段并不需過多地講解,只是當學生通過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后,再讀第一段,實際上就是把學生零散的印象進行了歸納,但一切又盡在不言中。)
2、法布爾的故事可多啦!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4、5、6段,可以默讀,可以小聲讀,也可以大聲讀,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句子,寫上批注,并多讀幾遍。
學生依照自己的情感體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說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師相機指導:看看書上的插圖,想一想,法布爾趴在岸上,都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師(相機互動交流)我覺得這一句有些問題,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小小的甲蟲!币驗槲矣X得小甲蟲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ㄒ龑W生走進法布爾的內(nèi)心世界,相機指導讀好這一句。)
(3)夕陽快下山時,法布爾口袋里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家了。
法布爾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家人的訓斥并沒有削弱他對昆蟲的迷戀,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齊讀第一段話。
。ㄔO計理念:在對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法布爾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著總起的作用)
爸爸的訓斥削弱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嗎?
自讀最后一段。
大家預習時搜集了很多法布爾的有關資料,資料中有許多關于法布爾迷戀昆蟲的事例,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交流法布爾迷戀昆蟲的有關資料。
師補充資料:法布爾受到國王接見時竟覺得國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蟲。
法布爾研究昆蟲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指名讀、齊讀第一句話。
(這部分語言比較簡潔概括,為學生自己創(chuàng)生語言提供了較大空間。教學中,通過資料的交流,使學生對“迷戀”這個詞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爾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蟲的內(nèi)心世界。
聽一段《昆蟲記》的錄音——花金龜?shù)膬?nèi)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筆給人們呈現(xiàn)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展現(xiàn)出了昆蟲世界的奇妙。
師:(配樂)法布爾的一生,是為昆蟲的一生,他一生為蟲子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些寫蟲子的書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了五十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在讀書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不能不被稱為奇跡中的奇跡。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結晶,是辛勤勞動的結果,是仔細觀察的收獲,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總結的果實!
齊讀最后一段
。ㄔO計理念:在音樂聲中,教師充滿詩意的小結、飽含深情的話語使學生沉浸在一種美好的情境中,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學習情感體驗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華
1、再讀課題,文章為什么要取這個題目?
2、如果要你為法布爾設計一個雕像,你準備怎樣設計?
。ㄔO計理念:教學首尾呼應,形成情感體驗的“磁場”,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情產(chǎn)生了興趣,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興趣盎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饼R讀
。ㄔO計理念:這是法布爾的精心獨白,相信對我們同學們也會有所啟迪。讓學生從書本中走出來,去生發(fā),去拓展,去創(chuàng)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學生受到法布爾細致觀察、嚴謹治學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六、作業(yè):
讀法布爾的《昆蟲記》,辦一個主題展覽
(在教學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學生學習課文的渠道,讓學生學習語言的同時,運用語言,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10
《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通俗易懂,富有童趣,。通過學習,激勵學生從小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片斷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請大家掏掏你的口袋,看看自己的口袋里裝了些什么?生:悠悠球生:卡片生:零食生:玩具生:皮筋……師:大家口袋里為什么裝這些東西呢?生:喜歡師:裝著這些東西,說明大家都非常喜歡玩這些東西,到了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地步了。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裝的可不是這些好吃的,好玩的玩具,他的口袋里裝滿了昆蟲,這說明了什么呢?生:說明他很喜歡這些昆蟲。師: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裝滿昆蟲的衣袋》中的主人公法布爾。他喜歡昆蟲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程度了。他活了92歲,一生都在研究昆蟲,他根據(jù)自己近40年的仔細觀察和悉心研究所得,又花了30年的功夫寫成了《昆蟲記》,這本書已經(jīng)成為傳世佳作,也是一部著名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也因此成為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和文學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片斷二:理清脈絡師:法布爾喜歡小昆蟲,你是從什么地方上看出來的呢?生:捉紡織娘生:法布爾八九歲的時候去放鴨子,他利用這個機會去捉小昆蟲。生:法布爾的口袋里總是裝的鼓鼓囊囊的。生:法布爾的父母不讓他捉小昆蟲,他就偷偷地玩。師:法布爾對小昆蟲的迷戀,課文寫了幾件事?生:兩件生:捉紡織娘和捉小甲蟲。師:具體寫了哪件事呢?生:捉小甲蟲師:我們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把課文分成三部分。片斷三:抓關鍵詞句品讀課文師:文中寫法布爾喜歡小昆蟲,用了三個詞語,哪三個?生:著迷生:迷戀生:癡迷師:說說這三個詞語,那一個喜愛的程度最深,哪一個一般?生:癡迷就是深深地迷戀,完全沉醉其中;著迷就是喜歡得舍不得放手;迷戀就是深深地著迷。所以,癡迷最深,著迷一般。師:如果對一件事物喜愛到癡迷的程度,又不斷地去探索,研究,就一定能有收獲。法布爾正是對昆蟲的癡迷,用他畢生的精力去研究,才成為著名的昆蟲學家的。片斷四:深化主題小昆蟲的什么讓法布爾非常入迷?生:叫聲好聽,在法布爾看來,小蟲子的叫聲非常讓他著迷,紡織娘就是“歌唱家”了。所以,花三天時間才捉到了紡織娘。生:顏色漂亮。金屬光澤,比藍天還要藍。 師:法布爾是怎么對待這些小蟲子的?生:放進、包上、裝進、打算……好好欣賞師: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看出什么?生:法布爾非常喜愛這些小昆蟲,所以他的口袋里總是裝得鼓鼓囊囊的。師:面對父母的責罵,法布爾退怯了嗎?生:沒有,還是偷偷地玩。師:為什么?生:他太迷戀這些小昆蟲了。師:如果讓你去給法布爾塑一個雕像,你怎樣設計才能表現(xiàn)法布對小昆蟲爾迷戀、珍愛呢?生:我會把他的口袋弄得鼓鼓的生:我會在他的身上多設計些口袋,都弄得鼓鼓的。生:我會在他的衣服上做些昆蟲的圖案。生:我會在他的手里做一個昆蟲的模型生:我會把他的衣服設計成昆蟲的形狀……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39
作者:佚名 資料來源: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今天完成了領導布置的任務——上一節(jié)研討課,現(xiàn)在的感覺一陣輕松,輕松當然不是來自于自我感覺的良好,而是自己從緊張到平常的一個轉變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來自于課堂氣氛的活躍讓我對這些孩子看到了希望吧?!
今天的學生應該說是給足了我面子,課后統(tǒng)計了發(fā)言的人數(shù),占班級的一半,這是前所未有的?磥砦乙婚_始對他們提的要求開始有效用了:不管是對是錯,一節(jié)課至少要發(fā)言一次,讓大家知道你在思考。從這一點來說我感覺到:孩子其實是很聽話的,因為這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他們正朝這個方向在努力。
而我也在努力——讓自己的課堂和他們貼近,讓他們覺得上語文課很有趣。今天因為有聽課的老師,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自己的準備充分了,所以我能用自己的語言、情緒去感染學生,讓他們跟著我走,進入了文本的世界中去。備課是花了心思了,找出了以前的聽課記錄,汲取別人之精華,搜索了網(wǎng)絡上的有關教案,進行參考,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的估計精心設計。
今天的課堂沒有用多媒體(呵呵,也就是說沒有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但是我從來就不認為沒有電化教育的課堂就不是一堂現(xiàn)代化的好課(是不是有些張狂?當然我不是說我的課好),但是我覺得一堂課要體現(xiàn)一個理念,要有老師自己的理解和特色,在課堂上要認準一個目標,有重點地訓練。
我不記得是哪個特級老師說過的(好象是殷特):如果一個語文老師能在一節(jié)課上給學生一個知識點,那么這個老師就很了不起(大意好象是這樣的)。你想啊,一個學期有多少的語文課?我們小學六年要上多少的語文課?而我們要讓孩子掌握的知識點或者說學習的方法有多少呢?這樣一比,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平時的課堂其實很多時候缺少了一種思考,缺少的是一個目標。課文讀過去就算了,字會寫就行了,那么除了這些,語文還能給孩子一些什么呢?一種思想、一個習慣、一種能力……或許還有更多,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潛移默化地訓練的,或者說是熏陶更恰當一些吧?
所以,今天我這堂課,我要讓學生學會感悟,要會鉆進文本,要會咬文嚼字,那么我把重點放在了感悟上面,通過字、詞來感悟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自己默讀體會、寫批注、同桌討論,然后交流,內(nèi)化、朗讀、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當然我還用了自己夸張的表現(xiàn),用了我自己設計的一些小小的圈套,挖掘課文的空白讓學生進行想象——比如“法布爾聽見父母的喊了嗎?為什么?”孩子說沒有聽見,因為他研究昆蟲聚精會神呢!正確,你很聰明!孩子說聽見了,繼續(xù)追問“那為什么不回答呢”?學生一想,因為他怕把蟲子嚇跑了!哎呀,你也很聰明,會想!孩子別提有多得意了!(其實,自己看見他們這么投入地鉆我的圈套,我更得意。。┰绞锹斆鞯暮⒆釉綍锩嫣,而他們越跳進去越會覺得“哎,語文真有趣,怎么怎么說都對啊,怎么說都可以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他們學會說自己的理解而且自圓其說,這也是一種本領。
我覺得語文課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要讓學生自己樂于說自己的感受。有文學評論家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是一個評論家,我們能夠傾聽他們的聲音和理解,那么我們就更能夠引導他們走進語文的世界。讓他們感覺到語文其實很簡單,語文其實很有趣。那么這樣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讓他們少寫一些作業(yè)也沒有關系了,他們喜歡語文、會用語文就可以了,你上課也會覺得輕松了,如果有一天他們說的滔滔不絕,你只有點頭的份了,那就是你省心了,你成功了。那這樣的課堂是我向往的,也是我所追求的(路漫漫其修遠兮)。
如果說第一堂課是在教給他們方法,那么第二課時我是準備實施演練了,同一課內(nèi)容,同樣的方法,不同的是,讓學生多說一點,讓自己輕松一點。但在備課的時候我做到一點:如果學生說不上來我怎么說?
我一直都很崇拜于永正老師的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走遍天下。所以我也學著這樣(當然我沒有這樣的功力。。_記得以前上課師傅郭小磊常常批評我的:“備課從來只備條條框框,上課學生答不上來你怎么辦?”所以,現(xiàn)在備課我的大體思路先確定,然后我要準備我的“救場”——如果學生不能反應過來我怎么引導。
所以,隨著自己對教材把握是深入,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對課堂情況的預先估計,冷場的情況逐漸好轉了。但是,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就希望學生能掌握的全面,以至于最后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時間關系倉促了。
當然,鳳凰小學語文教研組的全體老師都對我的課進行了研討,大家給予了肯定,對我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在磨練中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成熟!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關鍵字:裝滿昆蟲)
此文轉載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12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蘇教版第九冊的課文,文章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勵學生從小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探尋法布爾成功的秘密這一過程,感受他對昆蟲世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明白這才是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具體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通過語言文字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二是在品味語言文字時,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受到法布爾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三是深入體會他成功的秘密——他對昆蟲世界、對科學執(zhí)著的熱愛,激發(fā)學生對法布爾的崇敬之情。
教學流程
一、概括文意,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同學們已經(jīng)被文中主人公癡迷于昆蟲研究的精神吸引了,那么,誰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將長課文讀短也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
[點評:閱讀課文,整體把握,概括主要內(nèi)容,這是高年級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引導學生概括文意,學生能根據(jù)文章重點段落或各段要點進行概括,并在閱讀中運用這種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二、指導品讀,體悟情味
1.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把握了,誰能快速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提出自讀要求:(1)認真默讀課文,畫出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語句;(2)用心讀一讀畫出的語句,仔細體會體會。
[點評:品讀是閱讀教學中學習語言、體悟情蘊的最有效方法。引導學生品讀找中心句,畫出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語句,既體現(xiàn)了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理解和處理,又讓學生學到讀懂課文,捕捉和處理信息的方法。]
3.品讀第三節(jié)。
(1)同學們,你們讀懂了法布爾的心了嗎?讓我們走進法布爾的心靈世界。出示填空:在法布爾的心中,這是一只 的紡織娘。
。2)朗讀課文,體悟喜愛之情。(突出“全身翠綠,觸角細長”、“那只”、“會唱歌的蟲子”等詞語,并想象三天以來法布爾日思夜想、尋尋覓覓尋找這位歌唱家的情景。)
[點評:“要讀懂人物,就要看到人物的心靈美。”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走進法布爾的心靈世界,讀出自己的思考,讀出自己的獨特理解,這才是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
4.品讀第4節(jié)。
。1)體味文字:在法布爾的心中,這是一個 的池塘。
(2)讀第四小節(jié),注意加橫線的詞語或標點: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叫他去放鴨子。他把鴨子趕進池塘以后,就去水邊逮蝴蝶,捉甲蟲,或是蹲下來靜靜地觀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殼、來回穿梭的游魚、五彩繽紛的蠕蟲……
[點評:寫文章,“用好動詞和形容詞能使所寫的人物和事物活起來”,讀文章引導學生品味作者精心選用的這些動詞和形容詞,就能深切地體會人物心聲,領略作者情感,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
5.品讀5~10節(jié)。
。1)學生重點匯報5、9、10三小節(jié),具體體現(xiàn)了法布爾對昆蟲著迷的情景。請學生把下面三句話連起來,想想括號里的詞語從不同的角度讀可以換成哪些?細細體會。
法布爾(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
法布爾(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
以后每次放鴨,他仍然(興致勃勃地)揀那些“沒用的玩意兒”,背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
。2)小結:會讀書的同學一定會發(fā)現(xiàn),第一句講裝小昆蟲,第二句講扔小昆蟲,第三句講又裝小昆蟲,我們體會到,法布爾不僅對小蟲子非常著迷,而且還十分迷戀。(板書:迷戀。)那些小蟲子好像一個個精靈,仿佛有一股巨大的魔力使法布爾陶醉在昆蟲的世界里,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狀態(tài)。
[點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換詞,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和感悟詞句的意蘊,同時也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自己的理解與個性,讓學生步入法布爾癡迷于昆蟲、潛心于科學研究的天地,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萌發(fā)愛科學的思想。]
三、適度拓展,加深體悟
1.出示資料。法布爾對昆蟲已非常癡迷,你們通過查閱的資料知道了法布爾癡迷地研究昆蟲的情景嗎?資料那么多,如何為我們所用?老師以此作為例子。下面來交流有關資料。
法布爾刻苦地研究昆蟲,幾十年如一日。他無論在花園里散步,還是走訪親友,總要東顧西盼,注意昆蟲的活動,并把他見到的情形記下來,他往往一觀察就是幾小時,甚至一整天,對有的昆蟲,他前前后后要觀察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這里舉一個他觀察昆蟲蜣螂的例子。他從第一次觀察蜣螂,到最后作結論,經(jīng)過了三十年之久。他對蜣螂的研究,破除了幾千年來的迷信。
1880年,他終于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鐘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法布爾跟昆蟲打了一生的交道,經(jīng)過幾十年的辛勤勞動,他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向人們介紹了四百多種昆蟲和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寫了一部《昆蟲記》,共二百多萬字。
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鐘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于荒石園。
2.品評詞語。(1)法布爾的一生是對蟲子的癡迷的一生、精心研究的一生。再次回到課文,找出三個有“迷”字詞語的句子。
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可是父母的責罵絲毫沒能阻止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
(2)理解詞義。迷、著迷、迷戀、癡迷。
3.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癡迷,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為人類打開了通往昆蟲世界的大門。最初的想法是喜愛,最好的老師是興趣。不竭的動力是執(zhí)著,成功的秘密是堅持。你看,他寫成了一本書——《昆蟲記》。請想一想:在人們眼中這是一部怎樣的書呢?人們又是怎樣評價這本書的呢?
。ǔ鍪緯凹敖榻B)這是影響世界的經(jīng)典著作,人們說它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在人們心中,他還是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人們還這樣評價它:法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還是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這本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這些都是奇跡,而這些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法布爾!
[點評:從拓展到文本,再拓展,緊扣“揭全文之旨”的三個詞語,引導學生一層一層地體會意思,一次一次地把體會到的意思送進去,讀出來。一次一次地讀,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過來,由感性到理性,有效地內(nèi)化了文本語言,樹立起法布爾的高大形象,使其具有立體美感,占據(jù)學生的心靈世界。]
四、訓練表達,升華體悟
后人在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兩個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出示雕像),好像里面塞滿了許許多多的昆蟲?粗ú紶柕牡裣瘢瑢W習了課文,請你練習表達。出示:
法布爾 。
我 。
。▽W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表達:1.同樣是衣袋,貪吃的孩子會在衣袋里裝滿各式各樣的零食,富人會在衣袋里塞滿金幣,然而對于科學執(zhí)著追求的人,他會在衣袋里裝滿知識、裝滿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像法布爾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因為他們留給人類的是精神的財富,他們衣袋里裝的實際上是開啟人類進步之門的金鑰匙。2.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把研究昆蟲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yè),終于成為一個對人類對科學有著卓越貢獻的著名昆蟲學家。3.懂得一個人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在他從事的事業(yè)中取得輝煌的成就,激勵自己在學習中孜孜以求、鍥而不舍地探索和鉆研。)
[點評:練習表達,實際上是對整個教學流程的一個小結,是幫助學生回顧梳理內(nèi)容,整體感悟,使人物精神品質更加豐滿凸現(xiàn)起來,以加深對文本主旨的理解,升華體悟,發(fā)展思維,陶冶情操,融美于心。]
五、豐富積累,推進發(fā)展
1.閱讀《昆蟲記》,補充《神秘的池塘》節(jié)選內(nèi)容,聽錄音,教師點評:小心翼翼的田螺、得意洋洋的水蛭、一扭一曲的孑孓,他觀察得多仔細!在法布爾眼里,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世界!他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深深地沉浸在這奇妙的世界了。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小動物或植物,寫一篇觀察日記。
總評:本教學設計有如下特色:一是既開放又扎實。整個教學設計注意激發(fā)情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深處,咂摸文本語言,體悟人物情操,使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生成的開放態(tài)勢。而在實施過程中,又注意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把學文和立人融為一體,對學生進行了扎扎實實的語文教育。二是既本真又智慧。設計注意立足文本,把握文本,凸現(xiàn)語文的本真,既突出了語文的工具性,又通過工具性彰顯了語文的人文性。能夠非常智慧地發(fā)掘文本,處理教材,從而把學生引入到文本的廣闊天地,放飛思想,張揚個性,使學生實實在在地經(jīng)歷讀書、感悟、體驗、內(nèi)化等學習語文的過程,獲得言語智慧的滋養(yǎng)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裝滿昆蟲的衣袋》 篇13
一、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1、各種顏色交織在一起,非常美麗。 ( ) 2、裝滿了東西回來。 ( ) 3、形容非常生氣的樣子。 ( ) 4、動作迅速而靈敏。 ( ) 5、對某一事物過度愛好而難以舍棄。 ( )二、在括號里填上表示動作的詞。 ( )鴨子 ( )甲蟲 ( )鞭子 ( )貝殼 ( )田螺 ( )蝴蝶三、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法布爾上( )國著名( )學家,他從小就對 昆蟲非常入迷。課文寫了兩件事,一件是 ,一件是 。 2、課文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是因為: 。 告訴人們: ,激勵小學生從小就要培養(yǎng) 。四、按要求完成練習。 1、在括號里填疊詞。 例:心里(甜滋滋 ) 莊稼( ) 梅子( ) 大霧( ) 貨物( ) 稻谷( ) 天空( ) 2、把下列句子改寫成擬人句。 (1)小鴨子在池塘里游來游去。 。 (2)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 3、在括號里填上動物的名稱。 亡( )補牢 殺( )嚇( ) ( )到成功 ( )假( )威 ( )頭( )尾 ( )仗人勢 ( )立( )群 ( )騰( )躍 ( )腸小道 ( )飛蛋打 ( )歌( )舞 ( )毛蒜皮五、成語寶庫。在下面的括號里寫出包含人體部位的詞。 千鈞一( ) 掩( )盜鈴 出人( )地 焦( )爛( )另( )相看 嗤之以( ) ( )( )相依 劈( )蓋( ) 了如指( ) 一( )遮天 一( )了然 ( )蜜( )劍畫龍點( ) 揚( )吐氣 鸚鵡學( ) 三( )六( ) 感人( )腑 瞠( )結( ) 鐵石( )腸 ( )( )相照摩( )接( ) 虎( )熊( ) 語重(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