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詩兩首(表格式教案)
板書設計: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 滿懷希望 言師采藥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一線希望 云深不知處。 徹底失望 第二課時9月12日 總第9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3、 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教學準備:小黑板、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 古詩導入,揭示課題激發學習興趣,引入新的古詩。1、我們以前學習過哪些描寫兒童的古詩,指名背誦。今天我們又來學習一首。2、板書古詩題目,讀題,并解題。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4、教師簡單介紹詩人:杜牧。背誦以前學習描寫兒童的古詩。 讀題,并解題 聽教師介紹詩人。二、初讀課文。讀通順這兩首古詩。對詩文有初步的印象。1、明確初讀要求:(1)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2)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3)讀懂句子,學會提問。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評議。 根據要求讀古詩。 讀課文。 三、合作探究,悟解詩歌。 通過朗讀,體會古詩的意境,借助譯文,理解古詩, 并想象詩句所表現的畫面,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1、學生齊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2、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3、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4、理解詩意。(1)出示課文插圖。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c齊讀詩句。(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齊讀詩句。(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在教師的引導下讀好古詩。 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 質疑。 圖文結合理解:牧童騎黃牛 想象牧童的歌聲。理解:歌聲振林樾。 朗讀詩句。 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齊讀詩句。 嘗試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一起再來讀古詩。 四、讀詩想畫面。通過聽范讀,看畫面,背誦古詩,引導學生想象。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聽老師讀古詩,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根據畫面背誦。 判斷古詩季節。五、編故事。通過編故事,啟發學生想象,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1、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2、指名交流故事。 試著編一個故事。 交流故事。六、布置作業。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