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第二課時表格式教案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高爾基信中最后兩段話的含義。1、教育學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達成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填空復習課文內容1、說說對高爾基的認識2、高爾基對兒子的愛表現在哪兒呢?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二、學習課文2-9自然段 理解課文通過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拳拳愛心。在學習課文中領會“被人需要是一種幸福”。1、指名讀2-9自然段,說說這部分寫了哪些內容?2、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個子還沒有镢頭高,他栽花種草,是因為覺得好玩嗎?為什么 ?出示:就要告別爸爸……,他仿佛看見——。(花兒……父親……)小結:兒子多愛父親啊! 3、 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兒全都開了。輕讀4、5自然段,體會哪兒寫得好。書上哪個詞語寫出了花的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3、鮮花中飽含著兒子的深情,盛開的花朵就像兒子可愛的臉龐。高爾基沉浸在幸福與欣慰之中了!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4、高爾基坐在院子里,欣賞著萬紫千紅的鮮花,想象著兒子可愛的形象,情不自禁地提筆給兒子寫信。不久,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從遠方寄來的信。信里說:——6、默讀7-9自然段,體會哪些句子含義深刻,圈出來。9、7、7、8自然段中都寫到“美好的東西”,含義一樣嗎? 8、你們知道,哪些人能夠隨時隨地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11、9、高爾基欣賞兒子種的花時,感到高新的不僅是鮮花賞心悅目,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兒子的(美好心靈)。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8自然段。13、10、“‘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兒的“給”和“拿”各是什么意思?11、指名感情朗讀最后3節,體會含義12、指導學生背誦最后3自然段。1、學生讀2-9自然段,這部分寫的內容:種花、賞花、寫信。2、輕聲朗讀課文2、3自然段。“一直在忙著”——不是一時性直。因為他想把爸爸所在的地方打扮得漂漂亮亮。 3、學生輕讀4、5自然段。“姹紫嫣紅”寫出了花的美——“萬紫千紅”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 5、齊讀7-9自然段。 6、學生默讀7-9自然段,圈劃含義深刻的句子。7、不一樣:第七自然段中,指鮮花;第八自然段中,指對人們有益的東西,包括精神和物質的。思考、回答問題。9、生接讀句子。 有感情朗讀第8自然段。 10、給:奉獻、拿:索取。1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3節。12、學生背誦最后3自然段。三、總結全文鞏固深化。1、你覺得高爾基對兒子的愛主要表現在哪里?2、“‘給’,永遠比‘拿’愉快”,這是高爾基對兒子的教誨,也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座右銘。愛表現在:教兒子學會做人,塑造兒子美好的心靈。 四、布置作業。1、完成補充習題。2、小練筆:以“兒子”的身份給高爾基寫一封信。3、建議學生選讀高爾基寫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板書設計: 2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高爾基賞 寫 花 信 愛栽 兒子 收 “給”,永遠比“拿”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