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
(2)愛迪生
愛迪生開始試驗做燈絲的材料:他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又用釘、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后,亮了片刻就被燒斷。接下來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他先后選擇了1600多種材料做試驗,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就連跟隨他的助手都灰心了,勸他放棄這項試驗。面對失敗,面對一些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仍然繼續尋找適合做燈絲的材料,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實在太累了,就躺在實驗臺上睡一會。后來他又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試驗,當他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這盞電燈亮了45小時,試驗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愛迪生又繼續做試驗延長壽命,發現用竹絲作燈絲燈泡可亮1200個小時,這種竹絲電燈使用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發明用鎢做燈絲后才代替它。
師:6000多種材料,7000多次實驗,這是————的7000次啊。
師:這就是愛迪生的孜孜不倦,像小水滴那樣——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3)齊白石
勤奮是齊白石一輩子藝術生活的特點,生命不息筆耕不輟。他對藝術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繪畫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畫。27歲以后,只有因兩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喪擱過筆。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沒有睡過懶覺,每天照例早起,吃過早飯,便要畫上幾幅。一次,齊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學生來給他過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這時他想,今天五幅畫還沒有完成呢,應該作完畫再睡覺,于是他拿起筆作畫,由于過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勸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齊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壞身體,都勸他再多休息會兒,可齊白石卻十分認真地說:“昨天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天可要補上昨天的‘閑過’呀!說完他又認真地作畫。1957年春夏之際,他的健康情況已大不如前,還絲毫不服老,頑強地和衰老作斗爭,臨終前他畫的最后一幅畫是花中之王——牡丹。
師:90歲的老人,本應該————本應該————可齊白石呢?依舊是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四、補充資料寫下感受
師:任何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但(課件)“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荀子》中的“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事沒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這些話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同學們再看看資料二,把你的學習收獲或學習感悟寫下來,在小組里交流交流。
五、課外拓展推薦書籍
師:同學們,課的最后,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同學們,這里面還有更多成功人,更多給人以啟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當你因困難而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些人會告訴你如何選擇,當你因挫折而傷痕累累的時候,希望你謹記一種精神,那就是(生讀)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標專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