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1 蘇教版國標本五下習作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一種自然現象,結合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知道作者寫了云的哪些特點,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
2、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明白寫好景物的要領。
3、連續觀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風春雨、霧起霧散等自然現象,注意景物的特點,并能在課堂上將觀察到的景色寫下來。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照順序抓住過程,按時間順序細致描寫。
難點: 抓住景物特點。
三、課前準備:
1、學生:布置學生連續觀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風春雨、霧起霧散,等等,并把觀察到的情況全面、細致地記錄下來,為寫作時能夠突出特點、有詳有略打下基礎,觀察時注意填寫好記錄:
(調查表見附頁)
2、教師:準備1~2篇經典的描寫自然現象的范文并制作成幻燈片。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讓學生走進自然、觸摸春天,感悟周圍事物的變化和更新。學生有了自主體驗,實際寫作時就能夠有的放矢,不至于為應付任務而憑空捏造,東拼西湊。讓學生“有話寫”)
四、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入情入境
【接力賽】
比賽規則:
1、以小組為單位,依次每人說一個有關春天的成語、古詩、諺語等。
2、不能重復別人說過的,哪一組說的越多越快為最終的“冠軍組”
3、比賽的同時拿筆記錄下和你調查的春天的事物、景物相關的詩句,豐富個人寫作資料庫。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創造思維是一種艱苦而枯燥的腦力勞動,用“接力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創作欲望,打開學生的記憶寶庫,同時能夠幫助學生豐富個人寫作資料庫,使得學生“樂于寫”。)
第二板塊:例文引路
一、啟發談話,引出例文
同學們,從剛才的接力賽中,我們分享了古人筆下盎然的春意。大自然的景色是美麗的,春天的景色更是生機勃勃、美麗無比。我們如果能把這美景寫下來,和朋友、家人一起分享,那該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寫得多姿多彩,美極了。
二、賞析例文,感知寫法
1、輕聲讀例文《二八月,看巧云》,自主思考:
①文章寫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點?
②作者在寫云的造型時著重寫了云哪些奇巧?分幾種情況來寫?
2、師生交流。
3、小結:作者詳略有當,例文中寫了二八月云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點,其中重點寫了云的形狀,又分三種情況來寫,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魚鱗云,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和變化。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和文本充分對話,自己去發現寫作方法,探究寫作規律。學生明確“怎樣寫”)
三、結合要點,歸納寫法:
1、寫景的時候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它的變化來寫。
2、寫作過程要按照一定順序。
3、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我們提倡學生習作中的自由表達,但如果完全拋開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根本就無法自由表達。)
第三板塊:經典賞析
幻燈片出示:
經典一:朱自清的散文《春》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