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1 蘇教版國標本五下習作一教學設計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細細體會帶“•”的詞句,感悟擬人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給景物描寫所帶來的絢麗色彩。
經典二:請看學生作文《春雨》中的幾段:
田野,濕漉漉,綠油油。(遠鏡頭勾勒)
田間小路,一條條,縱橫交錯;金黃艷柔的菜花上,滾動著水珠;剛剛吐露新芽的桑樹枝上,掛著串串水珠,身披雨衣的采桑姑娘,面帶笑容,仍在田間忙碌。(特寫鏡頭描繪)
在進行景物描寫時,通過遠近景的交替穿插,可以使文章產生立體感,從而使習作更具活力,生動逼人。
(設計意圖:在經典片段的賞析中,煽動學生的創作情緒,激發學生的創新理念,使學生能夠把自己的觀察更豐富多彩的呈現出來,而不是千篇一律、落入俗套。贊可夫說:“只有在兒童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立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
第四板塊:實戰演練
一、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1、明確這次習作的要求、內容。
2、生根據自己的調查表,小組內說說課前自己觀察的情況。
3、相互交流提示。
4、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二、多元品評、謄寫習作。
1.反復修改,多元品評。
①鞏固復習習作修改中常用的修改符號。
②鼓勵學生互改、找競爭對手批改,讓父母寫評語等方法,讓學生討論交流,從中獲益。
2.學生自查自改。
3.學生謄寫。
(設計意圖:“千金難買回頭望,文章不厭百回改!”“ 好文章三分寫、七分改!”不僅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而且鼓勵學生采用多元化的修改方式,使學生享受到作文成功的快樂,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改”要求的“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思維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激發出靈感。要求學生“寫更好”)
附一,板書設計 :
習作1、二八月 看巧云
集中在一起的云
分散的云
魚鱗云 (詳)形狀
變化特點
(略)顏色
附二,學生習作:
晨 霧
直溪中心小學 五(一)班 朱瑩婷
起霧了……
我欣賞過皚皚的白雪,撫摸過如絲的細雨,卻很少看到過這樣迷人的晨霧。剛走出家門便隱入一片白茫茫之中。晨霧把大地籠罩得嚴嚴實實,沒有一點縫隙。但你向前走幾步,面前得霧就向兩邊退開,給你讓路。
霧雖然沒有大雪壯觀,沒有小雨纏綿,但她卻十分溫柔。她像一位慈祥得媽媽愛撫著自己的女兒一樣,撫摸著你的面頰,給你一種溫潤、柔軟之感。她還很樸素,無論是粗略看,還是仔細看,她都像一道白色的幕布,披在山川、河流、樹木、房屋上。幕布上沒有一道花紋,給人一種樸質無華的感覺。如果說大自然是詩話的源泉,那么晨霧就是大自然的一幅佳作,不是嗎?霧每次出現在人們面前,總是用一層蟬翼似的白紗裹著自己的軀體,從不搽胭脂,不描眉,更不會和百花爭奇斗艷,她獻給人們的是一種樸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