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情動”,才有“辭發(fā)”——看于永正老師作文指導課有感
師:今天中午放學回家,你家長可能會問:今天于老師給你們上課,于老師是什么人?是男的還是女的?為什么請于老師給你們上課?如果家長問這個事,你打算怎么說?想一想。(一女生舉手,老師請她走到講臺前)
師:劉薇,我現(xiàn)在當你媽媽,好不好?(眾笑)而且喊你小薇。大家看小薇會不會說話?小薇。
生: 嗯。
師:今天上午,聽說學校請一位老師給你們上課,這位老師姓什么,叫什么?是男的還是女的?為什么學校請他來上課,而且還錄像呢?
生:這位老師姓于,叫于永正,他是男的。請他來上課是因為他教得很好,他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師:(面向全班問)小薇會不會說話?
生:(齊)會!(學生興致很高,氣氛活躍)
師:還不為我女兒鼓掌。(鼓掌。師與小薇握手。)
凡是聽過于老師上課的人都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活潑、生動,充滿魅力,就是再怯生再拘謹?shù)膶W生,只要進了于老師的課堂就變得活躍起來,說話惟妙惟肖。那么,于老師究竟使用了什么“魔法”將學生的思維一次次激活,使學生一吐為快,暢所欲言呢?
盡人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nèi)驅力。在這個教學片段中,于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上課伊始,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言語交際的情境。“大家肯定有好多問題想提,現(xiàn)在,把你要問的問題考慮考慮,想問什么問題?”學生與于老師初次見面,感到十分新鮮好奇,心中正好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想問。于老師的這一提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個個生氣勃勃,踴躍發(fā)言:“老師,請問您尊姓大名?”“老師,請問您今年高壽?”
“請問您是何方人士?”……學生把心中最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讓老師來回答。隨后,老師與學生分角色表演對話,課堂上更是笑聲陣陣,趣味盎然。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個個躍躍欲試。正所謂“情動”而“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