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習作2說課稿(蘇教版)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讀寫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根據學情,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課前布置學生回家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可以用手機拍成視頻短片,拷貝在u盤里;課堂上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播放學生拍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多學科整合法:注意德育、美育等學科的滲透,使教學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功能。
3、循序漸進法:先看后說,先說后寫,先賞后評,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并注重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氣氛活躍,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訓練。
4、分組合作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主動參與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愿意寫,有的寫,能夠寫”,我采取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老師盡量少講少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寫作氛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寫作成為學生生動、主動、創造性學習的過程。
2、互賞互評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評價,無論句、篇,哪怕是一個詞;讓學生在互賞互評中學習寫作知識,提升審美水平,增強表達能力。
五、情境互動說過程
為了讓學生從易到難進行學習,達成目標、雙向互動、提高效益,在指導課中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我回味,我收獲
(二)作前指導——我觀察,我發現
(三)欣賞例文——品例文,悟寫法
(四)大膽習作——仿例文,寫習作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我回味,我收獲
這個環節是基點。本次習作要求通過觀察寫一種小動物,而且要從外形和動作兩方面來描述。本單元也有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課前讓學生好好回味回味,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變色龍的外形和金蟬脫殼過程的。上課之初,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巧妙地抓住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課件出示《變色龍》第9小節和《金蟬脫殼》第4、5小節的動物描寫的句段及動物形象資料視頻。
提示學生:兩處描寫都有一定的順序,用詞都十分準確、生動。對照課文劃出來,好好感受。
(這環節輕松而有趣,圖文對照,生動形象,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隨機板書“寫一種小動物”,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對小動物形象及特點的想象中去。)
追問:我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你喜歡什么小動物?接著問:你為什么喜歡它?
(這樣的問題設計,從易到難,能夠激起學生的創作興趣,符合學生循序漸進學習的原則。
第二環節:作前指導——我觀察,我發現
首先我設計這樣的話題引起學生的觀察欲望: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小動物,如鳥獸蟲魚,雞鴨狗兔,豬馬牛羊等。從中選擇一個,也學著作者那樣,作一個長期而細致的觀察,相信你從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回去做了觀察,并要求大家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形象用手機拍下來,不知大家的作品拍的怎么樣?現在就讓我們來pk一下好嗎?
讓孩子準備好的u盤交到老師手中,然后老師播放多媒體視頻,展示學生錄制的小動物視頻,并讓學生擔任解說人,給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活動,全體同學隨著“解說員”的介紹,仔細觀察,發現值得寫進習作的東西。(該環節為學生的自主寫作定下了基調。)也可在此對思路進行拓展延伸,讓孩子試著說說視頻中動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