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學生自讀,自由討論)
生:我從“澳門、香港”想到了鄧爺爺提出的“一國兩制”,正是鄧爺爺的“一國兩制”的政策讓澳門、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生:從“澳門、香港”我聯想到了當年澳門、香港被葡萄牙、英國租借,是鄧爺爺不辭辛苦地與葡萄牙、香港的領導人談判,才讓那些外國人妥協的。
師:是呀,正是鄧爺爺“一國兩制”的設想,讓香港、澳門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得心解決,這一設想不僅讓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還給其他的一些國家提供了借鑒。
(指名讀)
生:從“萬里海疆”讓我想到了鄧爺爺提出的“改革開放”。
師“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可以從我們的身邊說起。
生:爺爺告訴我,三十年前,我們這里都是茅草屋,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樓房。
生:三十年前,我們這里是許多人一起干活種田,有很多人干活時就不積極。改革開放后,人們都有了自己的田,大家干活就積極了。
師:你說到了農田承包制。
生:以前在工廠里,大家吃的是大鍋飯,大家干活不是很積極,不是很齊心,改革開放后,每個人做得多拿得多,大家干活就賣力了。
師:你說到了工廠的變化。改革開放的政策,讓中國農民、讓中國人富裕了起來。
(指名讀)
生:我從“祖國寶島臺灣”想到了鄧小平爺爺和美國總統談判,讓美國總統也承認了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指名讀)
生:我從“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聯想到鄧爺爺是一位熱愛和平的老人,他出訪過許多國家,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師:解放前,鄧爺爺帶領戰士們浴血奮戰,取得了新中國的解放;1978年,鄧爺爺提出了改革開放,使中國富裕了起來;“一國兩制”的提出解決了香港、澳門、中國臺灣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他還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小平爺爺的骨灰送往世界各地,因為世界人民都想再看一看鄧爺爺一眼。
師:當奔騰不息的浪花把小平爺爺的骨灰送往祖國的萬里海疆的時候,祖國人民會說些什么?
生:祖國人民會說,鄧爺爺,是您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政策,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我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生:祖國人民會說,中國原來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正是您,小平爺爺提出的改革開放的政策,使我們中國變成了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我們感謝您,懷念您。
師:當奔騰不息的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門、香港的時候,澳門、香港的同胞又會說什么?
生:香港、澳門的同胞會說,鄧小平爺爺,您放心吧,我們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師:當奔騰不息的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國寶島臺灣的時候,臺灣同胞會說些什么?
生:臺灣同胞會說,鄧爺爺,你放心吧,我們一定很快就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生:臺灣同胞會說,鄧爺爺,感謝您,使我們終于有勇氣說一聲:“我是中國人。”
師:當奔騰不息的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民眾又有什么話想對鄧爺爺說呢?
生:世界人民會說,鄧小平爺爺,您是二十世紀少有的人才。
生:世界人民會說,鄧爺爺,您是一位偉大的老人,您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