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fù)習資料人教版
爸爸告誡我們不要做華而不實的人,要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無私貢獻的品格,要做花生那樣對社會有用的人。
4.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 “有用的人”指什么?“體面”是什么意思?體會句子的意思。
“有用的人”指有真才實學的人,指不求名利,默默無聞,為社會做貢獻的人。體面:(相貌、樣子或穿著)好看,有氣派。
整個句子的意思:父親借花生喻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要做對別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要做貪圖名利、追求體面,光彩而不學無求的人。
5. 我能在括號里填上最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
1 它(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2 它(既)好看,(又)很有用。
3 它(不但)好看,(而且)有很多人都喜歡它。
6. 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樣不圖虛名、默默地做著奉獻?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寫。
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做貢獻的普通勞動者,猶如花生一樣,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也許不令人羨慕,但他們切切實實為大家服務(wù),例如:清潔工、送報人、修理工、教師等,他們是默默為別人帶去好處,為社會作貢獻的人。
片段六(要求背誦)
(三)閱讀《釣魚的啟示》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轉(zhuǎn)眼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jǔ sànɡ(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設(shè)計師了。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lǚ tú(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yòu huò(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面臨道德jué zé(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ɡào jiè(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shí jiàn (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1.根據(jù)拼音把文中的音節(jié)寫成漢字。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面臨(面對) 著名(聞名) 相似(類似)
旅途(旅程) 嚴格(嚴厲) 誘惑(引誘)
抉擇(選擇) 告誡(勸誡) 實踐(實施)
3.給加點的字注音。
轉(zhuǎn)身zhuǎn 似乎sì 難題nán
轉(zhuǎn)動zhuàn 似的shì 難民nàn
4.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么啟示?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5. 你是怎樣理解“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边@句話的?
道德是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必須從小時候開始,處處嚴格教育,事事嚴格要求,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而且實踐道德就需要放棄個人的利益,這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事情,所以說實踐起來很難。
6.在結(jié)尾的橫線上填寫出最后一句話。
7.這段話的最后一句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簡單寫一寫。
“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一個人從小得到嚴格的道德教育,就會時時刻刻、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貪小便宜,就會有勇氣和力量去實踐道德,從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