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人教版
8.句中的“魚”加上雙引號是因為這里指的并非真正的魚。
根據你的理解,“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么?
誘惑人的“魚”指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如:金錢、地位、榮譽……包括那些暫時帶來一點方便、一點好處的事。
9.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弊x了這句話,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我由此想到自己有一次在馬路上見到一個錢包,如果我把它放進自己口袋,我便有了錢,可以吃、喝、買玩具。可是,我想到丟錢包的人一定很著急,于是把它交給警察叔叔,讓他們幫助找失主,雖然我沒有拿到錢,但我為自己能像文中的小孩一樣有道德而無比自豪。
10. 請你寫一句有關道德的名言送給大家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②無論是別人在眼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片段七(要求背誦)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
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
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1.用“ ”畫出描寫外貌的句子。
2.從這些外貌描寫中,你感受到什么?(課文為什么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
我感受到了偉大的父愛,父親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么堅忍不拔,決不放棄的父親!多么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
3.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
顫抖:發抖、哆嗦。
4.簡要地概括這一片段的主要內容。
寫經過38個小時不停地挖掘,他的兒子和另外13個同學終于獲救。
5. 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你想到了什么?(課文為什么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這樣寫對描寫父親起什么作用?)
這樣寫突出了父親為了救兒子,挖的時間長的艱難過程,更能體現父親執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難。
6.從“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體會到什么?
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反復出現,多處呼應,通過父親的責任感充分表現了崇高的父愛,通過兒子對父親諾言的深信不疑說明了對父親多么信賴。
7.結尾為什么說他們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你能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說父親了不起,是因為他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么堅忍不拔、決不放棄的父親!多么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