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發憤寫<史記>》課堂教學實錄(第一教時)
作者:佚名 轉貼自:zhuanzai 點擊數:248司馬遷發憤寫《史記》課堂教學實錄(第一教時)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師: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略。
師:從課題看,課文主要寫什么?
生:課文主要應該寫司馬遷怎樣發憤寫《史記》。
生:課文主要應該寫司馬遷為什么樣要發憤寫《史記》。
師:說得好。課文哪個部分寫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呢?請大家仔細讀課文。
師:課文一共幾小節?哪個部分寫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
生:課文一共四小節,第三小節寫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師板書:發憤寫作)
師:你怎么看出來的?
生:略。
師:第四小節寫了什么?
生:第四小節寫了司馬遷終于完成了《史記》。(師板書:終于完成)
師:那么,課文的第一、二小節又分別寫了什么?再讀思考。
生:第一小節寫了司馬遷受父親的影響,讀了很多史書。(師板書:受父親的影響)
生:第二小節寫了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托,準備寫《史記》。(師板書:牢記父親的囑托)
師:同學們的理解概括能力真強。這下我們看清楚了文章的脈絡。為了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我們還必須先學習、理解文中的生字詞(出示:嘯xiao,呼嘯而去;廷ting,朝廷;獄yu,入獄;刑xing,酷刑;泰tai,泰山。)
師:“嘯”字怎么記?“呼嘯而去”是什么意思?文中是指什么?(此時天空中正好有飛機的聲音,師問能不能用“呼嘯而去”來形容?學生七嘴八舌。最后統一,此處不能用,因為飛機離得遠,盡管聲音很大,但看上去速度相對就慢了;如果在鐵路邊,火車速度較快,也可以用。結論:聲音大且速度快時考才能用“呼嘯而去”)
師:“廷”怎么寫的?文中“朝廷”一詞是什么意思?
生:“朝廷”是指古代的政府。
師:古代的政府都能稱“朝廷”嗎?
生(上一回答者):不能。“朝廷”是指古代的中央政府。
師:講得很好!你很會開動腦筋。 大家明白了嗎?
師:“獄”字怎么記?
生:左邊反犬旁,右邊一個“犬”字,中間言字旁。
師:真的很好記:左邊一個反“犬”,右邊一個正“犬”,中間加個言字旁。
師:“刑”字怎么寫?
生:左邊一個“開”,右邊一個“刀”。
師:很形象,“開刀”就意味著刑罰。“酷刑”是什么意思?
生:很重的、嚴厲的刑罰。
師:“泰”字,注意下半部分不要寫錯。
師: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沒有?
生:“隸字”我不懂。
師:有誰懂?
生:就是用隸書寫的字。
師:說得對,就是那意思。懂了嗎?
師:掃清了字詞的障礙,我們要深入地理解課文了。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與司馬遷寫《史記》有什么關系?(學生自讀思考)
生:1、他從小生長在黃河邊......(展開討論)
2、受他父親影響......(展開討論)
3、他四處游歷......(展開討論)
師: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與課題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