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課堂教學實錄
(全體師生為之鼓掌)
點評:達到預期效果。
師:你的話使我想起了的幾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大使館被炸事件”。另外一件就是去年的今天發生的“中美撞機事件”,中美兩國正在為此事進行談判。我們要告誡美國,中國人都是有民族氣節的,中國人是不信邪的!
點評:話題本身蘊涵著深深的情感,實現了學生與教師、與文本的平等對話,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學生進入了教學情境,在前面體驗朗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這是對文本價值的深層發掘。
聯系我們剛才所說,再請同學們讀讀課文中集中描寫梅花性格的句子。
生:(讀:“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教師板書: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外祖父是保存這幅梅花,是讓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國人的氣節,F在把它送給外孫女,也是讓她保持這種秉性,這種氣節。
點評:學生讀這一段很投入,達到教學的高潮。
師: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多少年了,但外祖父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聯系文章開頭,自由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指名讀,教師指導,注意“多少年過去了”要讀出有回憶的意味,語氣要舒緩。另外還有幾處重音和停頓的地方也要注意。學生指出這里是“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寫法。]
師:現在讓老師來讀第一自然段,同學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生共同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尤其是文末的“心”讀得特別有感情,說明大家這節課已經讀懂了這篇課文。
(飽含深情地)同學們,這的確是一顆心哪,這是一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眷念祖國的心,這是一顆把梅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象征的心。
這又是一個心愿啊,這是一位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的心愿,希望我們中國人要保持梅花的靈魂,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正是由于這種精神,所有華人華僑,無論他們現在在哪兒,無論他們是走到天涯還是海角,落葉最后會歸根,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一顆“中國心”。香港著名歌手張明敏就曾經代表著華人華僑深情地唱出了他們的心聲——《我的中國心》。
(放磁帶,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教師掛小黑板,上面寫有《我的中國心》的歌詞。唱完第一段后,在樂曲聲中下課。)
點評:這一設計很好,充分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整合了知識、能力、情感等目標因素,真正做到了“平等中的首席”。歌曲《我的中國心》選材恰當,現場氣氛很感人。
附:板書設計
梅花魂
墨梅圖 《我的中國心》歌詞 世界地圖
梅花——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魂(中國心)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評全區小學語文教學觀摩課《梅花魂》
黃山市黃山區教育局教研室 劉玉娟
本次全區小學語文教學觀摩課《梅花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了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展示了焦村中心小學一年來課題研究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合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