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評課 備課 上課——制定語文課堂標準的思考及目的--清風車影
為了讓評價標準表成為教師之間彼此溝通拉近的“橋梁”,在評課中要注意兩點:
真誠——要善于從課堂信息中,敏銳地捕捉到閃光點,哪怕只是那么一丁點兒合理的內容,也就應給予充分肯定。當然要注意不把譽美之詞當做廉價施舍。要做到心誠意切,對被評者高度負責,決不敷衍了事。所以好的地方,不足之處都要指出來。要善于“從雞蛋里挑出骨頭來”,但決不可主觀片面地隨意否定。
客觀——教師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時給予精辟恰當的“判決”,從而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和能力有一個科學的正確估計,并進而明確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從而引起群體動力,塑造出胸懷廣闊而協調、人格開朗而靈活、有主見、適應性強的教師團隊。
兩年了,沒有命令,只是引領,潛移默化。沒有半點情緒,大家很自然地,很快地達成了一致意見。“標準”打印了出來。老師們已經自覺拿著自己創造的“法則”評課了。有意思的是,在和數學干部教師、英語等其他學科干部教師的討論中,大家一至同意一級和二級指標的“規定”。只是,在三級具體評價要點中,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作了相應的改變,而后形成了自己的學科評價標準。既有不變的規定動作的不折不扣,又有自選動作的有聲有色。一個語文評價標準表,給大家提供了分享與啟發。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