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
“此”指的是什么?(楊梅),你怎么知道的?(這位同學聯(lián)系上下文來學習古文,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君家指誰家?君家和下文的夫子家都是尊稱,夫子家就是您家(孔家)。(板書:楊梅 楊家)
(5)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知道什么是“應聲”嗎?(如學生說不知道,可以追問:到底知不知道?像剛才同學們這樣的就叫應聲答。現(xiàn)在懂了嗎?)
“未聞”是什么意思?(“耳聞目睹”、“百聞不如一見”中的“聞”都是“聽到”的意思。)
6、弄清楚了每句話的意思,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課文,肯定能讀得更有滋味。
三、深究文本,深化主題,感悟語言巧妙
同學們讀得真投入。誰來說說: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
出示: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同桌來讀讀兩個人的對話。
2、想象一下孔君平當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一起做做動作帶上表情來讀一讀。
3、怎樣的回答是應聲答?(脫口而出、飛快地、接著聲音,不假思索)從應聲答中,你體會到了這個小孩怎么樣?(反應敏捷)
4、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感受孩子敏捷的反應。(師:“此是君家果。”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感覺你們好像缺了點什么?想象兒童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自信、機靈、微笑著、眼睛咕嚕一轉、淘氣可愛、故作疑惑狀。)
再次角色練讀。
5、現(xiàn)在大家推薦一位我們班課文讀的好的同學而且反應敏捷的同學,和我一起來演一演。現(xiàn)在老師就是孔君平,那么你就是——楊氏子。哈哈,我們現(xiàn)在都是古時候的人了。準備好了嗎?
預設效果如下:
師:(師作指狀)“此是君家果。”
生:(生作擺手狀)“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師作指狀)“此是君家果。”
生:(生作擺手狀)“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楊梅是你家的水果。
生: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楊梅是楊家的水果。
生:沒有聽說孔雀是孔家的鳥。
師:(師作指狀)“此是君家果。”
生:(生作擺手狀)“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此兒反應甚敏捷!爾等皆須學之!
6、你們覺得文中小兒的回答巧妙在什么地方?(1、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2、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既表現(xiàn)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7、如果你就是孔君平,聽了小兒的一番回答,有什么感想?是啊!這九歲的小孩真是了不起啊!實在太聰慧了。再讀這充滿著智慧的對答。
8、大家記住楊氏小兒嗎!看看能不能把文章背下來?
請一生背。(配樂)
全體同學一起來背一背。
9、《楊氏之子》這個故事出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全書共有一千多個故事,記載了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像這樣聰慧的小孩子在《世說新語》中還有很多記載。這些故事后來也演變成了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不少成語呢?如:七步成詩、道邊苦李、詠絮之才等等,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一讀《世說新語》。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