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1.揭示課題。
《毛主席在花山》這篇課文敘述的是1948年春末夏初,毛主席在河北省阜平縣花山村時的幾個小故事。反映了毛主席關心群眾、熱愛群眾的思想感情,歌頌了毛主席完全徹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同人民同甘苦、共命運,不搞特殊化的高貴品質。
2.這篇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你從中受到什么教育?
此題前一問是以“內容”進行設問的,后一問是以“中心”進行設問的。做此題時要認真閱讀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圍繞課文中心思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篇課文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一、毛主席關心群眾碾米;二、毛主席吩咐警衛員給碾米的群眾送茶水;三、毛主席幫助群眾推碾子。這三件事表現了毛主席關心群眾、愛護群眾、處處為群眾著想的思想品質。
3.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略?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此題是以“表達方法”進行設問的。可以憑借此題檢驗同學們對重點訓練項目——分清主次的掌握情況。做這道題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深入領悟課文的中心,即了解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的品格。依據課文的中心,評價哪些內容是詳寫,哪些是略寫。還應體會這樣安排材料的作用。
課文中毛主席關心群眾碾米和給碾米的群眾送茶水這兩件事寫得詳細。這兩件事不僅完整地寫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而且具體地寫了毛主席的表情、動作和語言。毛主席幫助群眾推碾子這件事僅做了一般的敘述。這三件事都表現了毛主席關心群眾的生活。就全文而言,通過讀書,可以了解到,毛主席在花山,為解放全中國的事業夜以繼日地操勞著,但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贊頌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的思想作風,所以與這一中心思想關系密切的三件事是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所要詳細加以描寫的。而毛主席為解放全中國操勞則是課文的次要內容,所以寫得很簡略。
4.仔細閱讀毛主席說服警衛員去送茶水的話,體會這段話的意思。
此題是檢驗同學們對句子的理解能力,從中領悟重點句在文中的作用。做此題時,先在文中畫出毛主席說服警衛員去給碾米群眾送茶水的句子,然后一句一句地去理解,最后領悟出在文中的作用。
這段話說了三個意思。一是革命戰爭必須依靠群眾的支持,強調人民群眾對于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作用;二是我們進行革命斗爭也正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三是教育警衛員不要把他(指毛主席)擺在特殊位置上。這段話表現了毛主席依靠群眾、關心群眾,堅持同群眾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質。這是毛主席一貫的思想、一貫的作風。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只是毛主席一貫關心愛護群眾的幾個小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