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一、交流第一個話題
1、本組課文我們認識了許多文學名著中的經典人物,這些人物不管是古今中外,不管善良還是邪惡,都刻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那么現在,我們一起用三分種時間,快速翻閱回顧本單元課文,回憶一下都有哪些人物,發生了哪些故事。
然后再說說這么多的人物哪一個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先自己說,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說。
剛才同學們暢所欲言,從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質等多角度說出了他們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們把對某個人印象深刻的同學集中在一組,讓你們對這個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3、學生根據探討的人物組成小組。
4、出示小組討論的要求:
(1)各小組推薦一名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大家的意見,最后參與班級交流。
(2)小組成員要緊扣一個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組成員的回答要爭取能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某個人給其他組成員也留下深刻印象。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話題小結。
二、交流第二個話題
1、這些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夠這樣深入人心,是因為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刻畫人物。回憶一下,“‘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時候,作者集中筆力對王熙鳳的哪些方面進行了描寫?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把王熙鳳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2、我們平時在寫作的時候也經常會對某個人物進行描述,我們看課外書的時候也精彩會看到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你能說說你在描寫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能不能結合你本次的習作說一說你是怎樣運用寫人的方法表現人物特點的?
5、小組交流,要求組員按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動作描寫對自己習作中的人物描寫進行分類,并結合自己的作文實例說一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寫。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學說說他們作文中方法運用的成功之處。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一、導入
有句俗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學會了寫人的方法,就像掌握了燒飯的技巧一樣,但是如果沒有精彩的語言去組織作文的語句,那么就和沒有米下鍋的巧婦一樣,也就煮不成飯了。所以,我們趕快進入日積月累的部分吧!
二、情境積累
(一)引導學生反復朗誦十六個詞語,要求讀準字音,把詞語讀熟。
(二)談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再說說這些詞語分別是描寫人物的哪個方面的
1、積累第一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師給大家幾個人名,試著用線與這些成語連連看。
黑旋風李逵 文質彬彬
拳王泰森 儀表堂堂
班級自選人名 虎背熊腰
班級自選人名 身強力壯
(學生可能對于“文質彬彬”與“儀表堂堂”這兩個成語所找的對象不同,我們引導學生體會“文質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禮貌,與外貌好不好看關系不大,而“儀表堂堂”則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3)由這四個成語,你還想到了哪些人?
(4)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的成語?
2、積累第二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神態)
(2)一人表演,其他人猜一猜他表演的是哪個成語?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3、積累第三組成語
(1)請學生上臺表演“點頭哈腰”這個成語。要求分別表演“健步如飛、活蹦亂跳、大搖大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