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五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之二
作者:佚名 轉貼自:國標五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之二 點擊數:114
國標五年級語文《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之二
黃鶴樓送別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里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暫時、凝視造句。
3.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0 黃鶴樓送別
2.解釋題意:黃鶴樓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始建于公元223唐朝大詩人李白在這里送別他的朋友孟浩然,還寫下了一首這篇課文就是寫送別的情景和介紹這首詩的。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端注音,特別是其中的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和三拼音節。讀準生字的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帶點字及詞語的意思:
餞行 暫時 孤帆 膾炙人口 唯見 滿飲觸動 依然 佇立 凝視 惜別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最后四行詩句并入第5自然段),讀順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含帶點字的詞語。(見上)
(2)指名讀詞語,特別注意讀準其中帶點的生字拼音兼三拼音;飲yin,前鼻音;暫zan,平舌音兼前鼻音;膾kuai,三拼音;炙zhi,翹舌音。
(3)指名解釋詞語,教師敲定答案。
餞行:設下酒食送行。 暫時:短時間里。
孤帆:指只有一只帆船。帆是掛在桅桿上的布篷,可以利用風力使船前進。(利用插圖畫面事物來理解)
膾炙人口:美味人人愛吃的意思,比喻好的詩文大家都稱贊。膾是切得很細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美味。 唯見:只見。
滿飲:喝下滿杯酒。 觸動:碰到。 依然:還這樣。
佇立:長時間站著。 凝視:聚精會神地看 惜別:舍不得分別。
(4)指名5人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出示“暮春三月美景”)
(2)齊讀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俯臨長江 飛檐凌空 仰望 遠眺)
(2)什么叫俯臨和飛檐凌空?請看書上插圖。(俯臨就是下面靠著的意思,飛檐是翹起的檐角伸向天空)點示:黃鶴樓高高聳立在江邊氣勢不凡。
(3)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的依依是什么意思?(形容互相依戀著)
點示:這說明兩個人只是在看景,沒有說話,各自的友情依戀不舍。
(4)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寫黃鶴樓的氣勢和兩人看景)
(5)齊讀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飲酒 話別 友誼不絕)
(2)李白稱孟浩然為孟夫子是什么意思?自答: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古人稱老師為夫子。李白對孟浩然就這樣稱呼,是表示對他的尊敬。
(3)李白對孟浩然的評價是什么?(人品令人敬仰、詩篇譽滿天下)人品是什么?(人品指人的品德)什么叫譽滿天下?(意思是天下的人個個都稱贊)
(4)李白向孟浩然話別中還點出了盂浩然這次要去的地方是揚州,為什么說您就要順江東下?(因為長江水是由西向東流的,揚州在黃鶴樓東面很遠的地方,所以說順江東下,前往揚州)